拥有 1,300 年历史的农业生态系统在中国云南省熠熠生辉
快速阅读: 据《人民日报》最新报道,中国西南云南省的哈尼梯田文化景观已有1300年历史,2013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梯田生态系统融合了森林、村庄、梯田和河流,展现了生态和谐与传统智慧。如今,梯田吸引了众多游客,其特色农产品也广受欢迎。
主页 >> 1300年的农耕生态系统熠熠生辉于中国西南云南省
2025年5月7日10:37
2025年5月2日,一架无人机拍摄的照片展现了在中国西南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红河县加银村梯田开始插秧仪式上的表演。(新华社/胡超)
昆明,2025年5月6日电——稻谷种植、养鱼和放鸭——这一切都在令人叹为观止的梯田中进行。这是一种蕴含着生态和谐、传统智慧和现代创新的日常生活方式。
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于2013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梯田蜿蜒流淌至高耸的哀牢山山坡,一直延伸到红河岸边。在过去1300年里,哈尼族人开发了一套复杂的水渠系统,将森林覆盖的山顶水源引入梯田,形成了一个由森林、村庄、梯田和河流构成的共生农业生态系统。
随着梯田的繁荣,红米、稻田鱼和鸭蛋等产品越来越受欢迎。加上哈尼古歌、传统耕作方法和民族节日的魅力,这些梯田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2025年2月26日,一架无人机拍摄的照片展现了中国西南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阿者科村的梯田和当地称为“蘑菇房”的传统哈尼族房屋。(新华社/胡超)
2025年2月26日,一架无人机拍摄的照片展现了中国西南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阿者科村村民修缮梯田田埂的情景。(新华社/胡超)
2025年2月26日,一架无人机拍摄的照片展现了中国西南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阿者科村的梯田和当地称为“蘑菇房”的传统哈尼族房屋。(新华社/胡超)
2025年2月26日,游客参观了中国西南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阿者科村的梯田。(新华社/胡超)
2025年5月2日,一架无人机拍摄的照片展现了中国西南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红河县加银村梯田开始插秧仪式上的表演。(新华社/胡超)
2025年5月2日,一架无人机拍摄的照片展现了中国西南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红河县加银村梯田中村民耕作的情景。(新华社/胡超)
2025年5月2日,一架无人机拍摄的照片展现了中国西南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红河县加银村梯田开始插秧仪式上的表演。(新华社/胡超)
2025年2月26日,一架无人机拍摄的照片展现了中国西南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阿者科村梯田中一位村民犁地的情景。(新华社/胡超)
2025年5月2日,一架无人机拍摄的照片展现了中国西南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红河县加银村梯田开始插秧仪式上的表演。(新华社/胡超)
2025年2月27日,游客在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阿者科村一家民宿餐厅就餐。(新华社/胡超)
2025年2月26日,中国西南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阿者科村的村民修缮梯田田埂。(新华社/王安辉)
2025年2月26日,中国西南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阿者科村的一位村民修葺当地称为“蘑菇房”的传统哈尼族房屋的茅草屋顶。(新华社/胡超)
这张组合照片展现了2025年2月28日,在中国西南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一架无人机执行巡查任务(左图,无人机照片),以及红河哈尼梯田世界遗产管理局的一名工作人员操作无人机执行巡查任务。(新华社/胡超)
2025年2月26日,一架无人机拍摄的照片展现了中国西南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阿者科村的梯田景色。(新华社/胡超)
这张组合照片展现了2025年2月28日,在中国西南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一架无人机执行巡查任务(左图,无人机照片),以及红河哈尼梯田世界遗产管理局的一名工作人员操作无人机执行巡查任务。(新华社/胡超)
2025年5月2日,村民在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红河县加银村梯田开始插秧仪式期间表演。(新华社/胡超)
(网页编辑:张凯伟,钟文星)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