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编码人员来说,AI 既是朋友也是敌人
快速阅读: 据《财经快报》最新报道,班加罗尔初创公司“超级连接”创始人尝试“无代码编程”,借助AI高效完成项目。尽管该技术减轻工作量,但仍面临准确性与架构决策挑战。专家认为,AI工具应增强而非替代编程技能,未来更先进工具有望带来更多便利。
班加罗尔市初创公司**超级连接**的联合创始人维纳亚克·君久恩瓦拉近期一直在尝试一种名为“无代码编程”的技术——在人工智能为其编写代码的同时,他只需给出指令即可。这种技术无需用户具备编程知识,只需简单描述需求,人工智能工具便能代为完成任务。
从事深度技术工作已有六年的君久恩瓦拉,曾为Google表格和Excel构建数据连接器及人工智能代理,并通过无代码编程完成了多个个人及公司内部项目。“我利用Cursor工具,从我们与客户支持的超过500次对话中提取信息,构建了一个基于知识的文章库。我们希望创建一份可供团队查阅的‘百科全书’文档。如果不用无代码编程,这项任务可能需要安排业务人员和技术人员协同合作,耗时至少一周。但借助人工智能,我仅用一夜便完成了这一任务。”他对《金融时报》如是说道。
此外,**Nothing**的CMF系列推出新款Phone 2 Pro和Buds 2系列产品,旨在扩大市场覆盖范围。
“无代码编程”这一术语由OpenAI联合创始人安德烈·卡帕斯于今年二月提出,当时他在X平台上发布的帖子引发了硅谷的广泛关注。“这是一种全新的编程方式,我称之为‘无代码编程’,这种方式下,你可以完全沉浸其中,拥抱指数级增长,同时忽略代码本身的存在。”他在帖文中写道。事实上,这类工具早已广泛存在——例如ChatGPT、Cursor、Replit和Bolt等广受欢迎的工具,以及Anthropic的Claude、GitHub的Copilot、Lovable和Windsurf等。就连谷歌也在四月初推出了Firebase Studio,这是一款基于云的人工智能工具,仅需输入提示语即可构建应用程序。
班加罗尔市房地产管理软件公司**Crib App**的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技术官阿尔希特·乔汉表示,他们公司一直在利用Claude、ChatGPT和Cursor等AI助手协助工程师进行编码。“这降低了约10%的工程师工作量,原本需要4-5人的任务如今只需1-2人即可完成。这不仅提升了我们的交付速度和效率,还让我们有更多时间专注于其他重要事务。此外,我们也不再需要招聘更多工程人员了。”
不过,这种技术的发展也可能对编程工作构成一定威胁,尤其是在信息技术行业就业压力加剧的背景下。Indeed求职平台在今年二月的报告中指出,美国的软件工程师职位数量在过去五年中下降了三分之一以上。2022年的一份《开发者国度现状》报告则显示,印度拥有超过500万名活跃程序员,位居世界第一。然而,印度教育部2023年的一份报告显示,尽管IT工作依然受到尊重,但工程课程的注册人数却从2016-17年的408万人下降到了2020-21年的366万人,降幅接近10%。一些业内人士认为,这与人工智能开发的兴起密切相关。去年Gartner的一份分析报告也指出,超过80%的开发人员需要掌握新技能才能保住工作。
无论如何,当工具仅凭指令就能为你编写代码和创建应用时,无疑会在招聘中形成技能差距。“应届毕业生要么需要提升自身能力,要么提高工作效率。而经验丰富的工程师也需要培养管理能力。”乔汉补充道。
但这一切并非最终答案
尽管越来越多的初创企业开始依赖无代码编程,但他们并不认为这是终极解决方案,而只是当前问题的一种权宜之计。“人工智能无法完全理解我们正在使用的包含16-17种交互的遗留代码库,其结果也并非总是最优或完全准确。它最擅长的还是减少工作量。”乔汉说道,“我们依旧需要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做出架构决策,思考如何超越简单的扩展性问题,并负责模块化开发。”
**169Pi**的创始人拉吉特·阿亚对此表示认同。“人工智能编码工具的崛起不应取代学习编程的需求,而是应该增强它。随着对深度专业知识、架构设计和安全性需求的增加,开发人员将在后期阶段被更多地要求参与。”
他认为,虽然Lovable、Replit和Bolt等工具在快速构建内部AI助手和实现创意方面非常实用,但它们尚未达到稳定且适合大规模生产的状态。“如果你不是技术人员,你很难理解工具生成的输出内容,因此无论你给出多少提示,都无法达到开发人员可能达到的水准。然而,如果你是一名开发人员,具备必要的技能并通过无代码编程辅助工作,那么这确实会有所帮助。”君久恩瓦拉说道。
不过,业界对未来充满期待。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预计在未来几个月内会有更加先进的无代码编程工具问世,为整个行业带来更大的便利和可能性。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