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正在利用您的喜好进入您的脑海
快速阅读: 据《有线》称,AI生成内容引发担忧:社交媒体或充斥虚假人物,影响内容真实性与用户互动。AI还可克隆声音实施诈骗,FCC已禁止此类行为,但仍需警惕其潜在风险。例如,“艾塔娜·洛佩兹”是为品牌代言的虚拟人物。
人工智能的另一大影响在于越来越多地用于生成能引发人类情感反应的内容。不少社交媒体用户喜爱的文本和图片内容已经由人工智能生成。人们不禁思考,点赞按钮最初的目的是激励更多用户生成内容,这一目标是否仍然有意义。如果人类用户彻底停止发布帖子,这些平台还能否按预期运作?当然,这也引发了真实性的问题。在2024年的超级碗中场秀上,歌手艾丽西亚·凯斯唱错了一个音符,每位专注的观众都察觉到了。然而,她的表演录音上传到YouTube后,那个错误已被完美修正,视频中没有任何提示表明它已被修改。虽然这是一件小事情(并且对她的现场表现仍表示赞赏),但这种隐秘的修正却引发了公众的关注。讽刺的是,当时她演唱的是《如果我没有你》,而她的粉丝最终听到的却是略有不同的版本。
如果人工智能能够微妙地优化娱乐内容,它也可能被用来实现更具欺骗性的目的。同样的技术不仅能修复一个音符,还能轻松克隆声音,从而带来更为严重的后果。更令人担忧的是,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及其他国家的类似机构近期已开始打击滥用人工智能来“克隆”个人声音的行为。这种行为让人误以为是本人在说话,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可能是冒充者企图诱骗某人的祖父支付赎金,或者以他们的名义进行金融交易。2024年1月,因发生机器人电话冒充乔·拜登总统声音的事件后,FCC发布了明确指示,指出根据《电话消费者保护法》的规定,这种模仿行为是违法的,并提醒消费者要警惕此类行为。FCC主席杰西卡·罗森沃塞尔表示:“由人工智能生成的语音克隆和图像已经在误导消费者,让他们认为骗局和欺诈是合法的方面造成了混淆。”
“不管你喜欢哪位名人或政客,也不管当你亲人在电话里求助时你们的关系如何,我们都可能成为这些伪造来电的目标。”在没有这种欺诈性伪装的情况下,一个充满人工智能的社交媒体未来可能会充斥着看似真实但实际上完全是计算机生成的人物。这些虚拟造物正在逐渐渗入网络意见领袖的圈子,并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吸引大量粉丝。“艾塔娜·洛佩兹”,比如,经常发布她作为美丽西班牙音乐家和时尚达人的令人羡慕的生活片段。当我们最近查看时,她在Instagram上的账号已有31万粉丝,并为包括维多利亚的秘密在内的护发和服装品牌代言,每条帖子的费用约为1000美元。但显然不是她自己在买单,因为她根本不需要衣服、食物或住处。她实际上是广告公司设计出来的程序化产物——该公司在最初尝试将品牌与真实的人类影响者联系起来时发现,人类并不总是那么容易管理的。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