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浪漫的真正成本:一年内排放量增加 4.5 倍
快速阅读: 《绿色和平组织 (新闻稿)》消息,东亚因AI芯片制造而面临严峻气候挑战,需转向清洁能源。科技巨头和制造商应承诺使用可再生能源,避免加重环境危机,共建可持续未来。
**人工智能的阴影:东亚正成为气候危机的牺牲品**
在电影《她》中,西奥多与AI恋人萨曼莎的浪漫故事令人沉醉,但这部电影中却隐含了一个鲜为人知的现实细节——我们对AI的日益依赖,可能正在为地球带来不可估量的环境代价。
随着AI技术的迅猛发展,这项技术的碳足迹也在急剧增加。从数据中心的能源消耗到AI芯片制造的温室气体排放,这一切都在悄然加剧气候危机。特别是在2023年至2024年间,全球AI芯片制造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激增超过4.5倍。这一增长对东亚的影响尤为显著,因为这里正是AI芯片供应链的核心区域。
东亚地区的AI芯片制造不仅依赖化石燃料,而且其排放量的快速增长正在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韩国58%的电力来自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而台湾更是高达83%。绿色和平组织的研究表明,仅一年时间,AI芯片制造的排放量就飙升了4.5倍以上。这种状况不仅威胁着地球的生态系统,还对人类的健康构成了严峻挑战。
在韩国,当地政府批准了为SK海力士建设燃气发电厂的计划,同时计划在国家半导体集群为三星建设3吉瓦燃气产能。在台湾,台湾电力公司(台电)以芯片制造带动用电需求增加为由,推动燃气项目的扩张。这些短视的决策不仅未能解决能源问题,反而加剧了温室气体排放和空气污染。
尽管如此,问题并非无法解决。AI芯片行业完全可以转向清洁能源。东亚领先的电子制造商如台积电、SK海力士和三星,拥有足够的资源和能力增加对可再生能源的依赖。他们可以通过投资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与清洁能源开发商签订购电协议(PPA),甚至自建可再生能源产能来实现这一目标。
面对行业内的不作为,绿色和平组织东亚办公室已经采取行动。他们多次游说台积电代表未果后,直接向台积电股东会副总裁沟通,并提交了自我消纳绿色电力的提案。同时,像英伟达、AMD、微软、谷歌和Meta这样的科技巨头也需要承担起责任,承诺其供应链全面使用可再生能源,并支持供应商实现这一目标。
正如绿色和平组织东亚数字传播策略师李艾维克斯所言:“AI正在快速发展,我们需要在化石燃料开发商再次引导我们步入危险境地之前采取行动。我们每个人都有权追求一个可持续的未来。”
在这个数字化时代,我们必须警惕技术发展的另一面——它带来的环境代价。只有当科技公司和政策制定者共同承担责任,才能避免AI成为气候危机的帮凶,而不是解决方案的一部分。让我们携手守护地球的未来,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蓝天碧水。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