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2024年以来推出了近100款具身AI产品,占据了全球市场的70%:工信部官方
快速阅读: 据《人民日报》称,自2024年起,中国推出近百款具身AI机器人,占全球市场的70%。工信部官员杜广达称中国是唯一拥有完整产业链制造人形机器人的国家。无锡举办首届具身AI机器人运动会,吸引超百家企业参与。据预测,2027年中国具身AI市场规模将达6328亿元人民币。
首页 >> 首页苹果新闻
自2024年以来,中国推出近100款具身AI产品,占据全球市场70%:工信部官员杜广达在无锡报道(《环球时报》)2025年4月27日 09:13
照片:张伟兰/《环球时报》
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信部)官员杜广达周六称,自2024年以来,中国已生产近100款具身AI机器人产品,占全球市场的70%。中国具身AI机器人产业前景广阔。
杜广达在无锡举办的行业论坛上称,中国是世界上唯一拥有完整工业链制造人形机器人的国家,涵盖生产、供应及服务体系。
浙江人形机器人专家熊蓉介绍,中国对人形机器人的探索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末。多数中国企业采用“整机集成和关键部件自主研发”的方式加速产品迭代。
杜广达在无锡举办的行业论坛上称,中国是世界上唯一拥有完整工业链制造人形机器人的国家,涵盖生产、供应及服务体系。
熊蓉周六对《环球时报》称,国内人形机器人现已实现稳定行走、跑步和站立,达到国际同类水平。“这些能力主要归功于运动控制算法的进步,显著提升了机器人的平衡性和稳定性,”熊蓉表示。
熊蓉指出,中国企业正利用成熟的制造业优势,在核心部件国产化和机器人训练数据积累两大关键领域形成差异化优势。
今年以来,中国具身AI技术加速迭代——春节期间,人工智能机器人登上春晚舞台与人类共舞,并在北京完成半程马拉松。它们能站得稳、走得稳、跑得快,杜广达说。
本周四至周六在无锡举行的中国首届具身AI机器人运动会吸引了超过百家企业和创新团队参与,涵盖冲刺、越野赛、足球、篮球、舞蹈等项目,以及物料搬运、智能抓取、室内救援等应用类竞赛。
该活动紧接北京成功举办的世界首次人形半程马拉松之后,将科技与体育结合,成为历史性事件。
人形机器人产业观察员钟祥云周六对《环球时报》称,无锡和北京近期的体育赛事进一步展示了人工智能机器人的能力,表明其正从实验室走向规模化生产和商业应用。
本周四至周六在无锡举行的中国首届具身AI机器人运动会吸引了超过百家企业和创新团队参与,涵盖冲刺、越野赛、足球、篮球、舞蹈等项目,以及物料搬运、智能抓取、室内救援等应用类竞赛。
深圳道勃机器人公司代表李佳贤周六对《环球时报》称,由该公司开发的人形机器人Atom是世界首款具备“敏捷操作和直膝行走”能力的全尺寸人形机器人,配备自主研发的高精度操作系统,可按语音指令完成组装巧克力盒、取牛奶、握手和送花等任务。
本周四至周六在无锡举行的中国首届具身AI机器人运动会吸引了超过百家企业和创新团队参与,涵盖冲刺、越野赛、足球、篮球、舞蹈等项目,以及物料搬运、智能抓取、室内救援等应用类竞赛。
李佳贤表示,Atom主要用于汽车装配、咖啡饮品制作、药房夜班等工业场景。截至2024年,该公司已向8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超8万台协作机器人。
在论坛上,中国电子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颖称,运动会既是具身AI技术发展的里程碑,也是构建产业生态系统的起点。随着人工智能模型快速发展和技术公司加大研发投入,具身AI市场潜力有望大幅扩展。
根据头豹上海研究院报告,2023年,具身AI市场规模达4186亿元人民币,预计到2027年将达到6328亿元人民币,得益于人工智能技术突破,《证券日报》报道。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