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好的 AI 股票:BigBear.ai vs. C3.ai
快速阅读: 据《杂色傻瓜》最新报道,BigBear.ai与C3.ai均服务于政府和企业客户,但BigBear.ai更具灵活性,C3.ai则依赖与贝克休斯的合作。BigBear.ai收入增长稳定,亏损收窄,而C3.ai亏损扩大。综合来看,BigBear.ai更具投资潜力。
**BigBear.ai(大熊人工智能)和C3.ai的相似点与不同点**
BigBear.ai和C3.ai并非直接竞争对手,但它们都服务于政府、军事及大型企业客户。两家公司在技术和业务方向上虽有交集,但也存在显著差异。
BigBear.ai的模块能够从多种数据源获取信息,并通过多层次的数据丰富和上下文赋予,进而预测未来趋势。它通过在边缘网络上部署其Observe、Orient、Predict和Dominate模块来简化这一流程,这些模块位于数据中心及其最终用户之间。BigBear.ai采取按需定价模式,而非订阅或按使用量付费的方式。尽管上市之初,BigBear.ai预计其未来收入的很大一部分将来自维珍轨道公司,但随着维珍轨道公司在2023年第一季度申请破产保护,该公司仅确认了150万美元的收入。
C3.ai提供的模块种类更为广泛,支持本地部署软件、边缘网络、公共云服务及混合云部署等多种形式。其模块不仅可集成到组织现有的应用程序中,还可作为独立的AI服务使用。最初仅提供订阅服务的C3.ai,在2022年末推出了按使用量付费的模式以吸引更多客户。C3.ai高度依赖与能源巨头贝克休斯(纳斯达克代码:BKR)的合资企业,该合作关系在其2024财年(截至去年四月)收入中占比35%,并将在2025财年预计收入中占约32%。然而,这项关键协议将于今年四月底到期且尚未续签。
BigBear.ai和C3.ai都经历过频繁的高层人事变动。BigBear.ai自公开上市以来已更换了三位首席执行官。而C3.ai虽然仍由同一首席执行官领导,但自首次公开发行以来已更换了四位首席财务官,并多次调整关键绩效指标。此外,C3.ai还因涉嫌夸大与贝克休斯的合作规模而遭到投资者起诉。
**谁的增长更快?**
BigBear.ai最初预计其年度收入将从2021年的1.46亿美元增长到2024年的1.58亿美元,但事实上,其收入几乎翻倍,从2021年的1.46亿美元增长到2024年的1.58亿美元,而其年度净亏损也从1.24亿美元扩大至2.57亿美元。由于维珍轨道公司破产、市场竞争加剧以及宏观经济逆风使赢得新合同变得更加困难,BigBear.ai未能实现自身设定的目标。其2024年的收入增长率不到2%,其中大部分增长来自其3月份收购的AI视觉公司Pangiam,而非其核心模块的自然增长。然而,对于2025年,分析师预计BigBear.ai的收入将增长近8%至1.7亿美元,同时将其净亏损缩小至5400万美元。这一增长可能由其新任首席执行官(Pangiam前首席执行官凯文·麦卡利南,他曾是前特朗普政府国土安全部代理部长)签署的新政府合约所推动。BigBear.ai当前市值为7.31亿美元,其交易价格约为今年销售额的4倍。
相比之下,C3.ai在2023财年的收入仅增长了6%,但在2024财年,随着市场对新AI服务需求的升温,其收入增长了16%,达到了3.11亿美元。但由于其在生成式AI市场的研发支出增加,其净亏损从2023财年的2.69亿美元扩大到2024财年的2.8亿美元。对于2025财年,分析师预计C3.ai的收入将增长25%至3.88亿美元,同时其净亏损将进一步扩大至3亿美元。然而,由于其与贝克休斯合资企业的未来尚不明朗,C3.ai在2025财年之后的发展前景难以预测。C3.ai当前市值为25.6亿美元,按今年销售额计算接近BigBear.ai的7倍。
**更优的选择:BigBear.ai**
就我个人而言,我暂时不会考虑这两只具有高风险特性的股票。但如果非要在这两者之间做出选择,我会倾向于BigBear.ai。因为其客户集中风险已基本消除,而新任首席执行官有望带来更多政府订单。C3.ai在获得与贝克休斯交易的明确信息、巩固竞争优势并稳定亏损前,似乎缺乏足够的吸引力。
**总结**
BigBear.ai和C3.ai都在努力适应快速变化的AI市场,但前者似乎更具灵活性和潜力。尽管它们各自面临挑战,但BigBear.ai展现出的变革迹象让人对其未来发展抱有一定期待。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