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组建第四个爱国者营,为美国交付数百枚 PAC-3 MSE 防空导弹做准备
快速阅读: 据《全球防务动态》称,None
台湾自1992年起开始参与MIM-104爱国者导弹系统,当时美国批准了三套PAC-2 GEM电池的采购,并于1997年完成交付。这些系统主要用于提供远程防空和导弹防御,在区域安全形势紧张时尤为关键。2004年,台湾国防部提出了一项约43亿美元的请求,计划采购六套额外的PAC-3电池,并升级现有的三套PAC-2单位以支持PAC-3配置。但由于内部政治辩论,包括2004年3月失败的公民投票及立法机构主要政党反对,这项提案一度被搁置。历经多年的立法协商,2007年、2008年和2010年的三次美国政府军售使台湾获得了六套全新的PAC-3能力电池,并完成了对三套旧系统的升级。这些交易还涉及PAC-3成本降低计划(CRI)和PAC-3导弹段增强(MSE)拦截器的出售。整个项目延续至2027年,总价值约为56亿美元。
目前,台湾在北部、中部和南部地区部署了九个具备作战能力的爱国者导弹电池,这些电池保护岛上的西部城市和军事区域,并由空军防空与导弹司令部负责管理。据信,这些电池配备了PAC-2 GEM和PAC-3 CRI拦截器的混合配置。根据台湾国防部的数据,大约采购了200枚PAC-2 GEM导弹和384枚PAC-3 CRI导弹。每个电池站点都配备有相控阵雷达和指挥站等支持设施,并定期进行移动部署演习,轮换至预先勘察过的地点。这种策略旨在确保在高威胁情况下保持持续作战能力。
PAC-2 GEM的实弹测试于2001年在台湾启动,而PAC-3 CRI测试则分别于2016年和2021年在美国进行,并于2023年在帕劳共和国展开,得到了美国的技术支持。除爱国者系统外,台湾的防空体系还包括本土研发的天弓III、强弓远程拦截器、剑翔反辐射游荡弹药和雄升地对地巡航导弹。截至当前,台湾尚未正式引入美国的综合战斗指挥系统(IBCS)或低层防空与导弹防御传感器(LTAMDS),这两套系统旨在整合多平台雷达与导弹系统。不过,部署在台湾的PAC-3配置已与这些系统兼容。
由于中央山脉导致的东部雷达覆盖盲区,计划在台湾东部部署PAC-3 MSE系统,特别是在花莲和台东县。台湾还预计在2025年底接收第一批三个国家先进地对空导弹系统(NASAMS)中的一个,这将成为同一指挥部下的新营级单位的一部分。
PAC-3 MSE拦截器相较于CRI版本具有更大推力的双脉冲固体火箭发动机、升级版导引电子设备和更大的气动表面。MSE导弹的设计目的是实现更高高度和更远距离的拦截,操作高度估计在45至60公里之间,而PAC-3 CRI的操作高度仅为24.4公里。这些改进使得每套M903发射器的导弹装载量减少,从16枚CRI拦截器减至12枚MSE拦截器。台湾从减少PAC-3 CRI采购的预算盈余中重新分配资金,用于资助MSE的购置,据估计订购了58至300枚MSE拦截器。首批交付预计将在2025年开始。
PAC-3 MSE采用Ka波段主动雷达导引头、惯性测量单元(IMU)以及180个姿态控制电机(ACMs)进行末端制导。这一配置赋予其极高的机动性和精确的目标交战能力,通过直接摧毁目标而非引爆的方式实现高效打击。该拦截器旨在应对各类威胁,包括战术弹道导弹和低雷达反射截面积(RCS)的空气动力目标。按照台湾国防部的说法,PAC-3 MSE变体旨在扩展交战区域、提升火力、增强对生化有效载荷的杀伤力,并强化对抗快速及低RCS目标的能力。其设计理念侧重于通过物理摧毁弹头的方式减少附带损害。
PAC-3 MSE属于一个涵盖15个国家的国际用户网络,其中包括德国、日本、韩国和波兰。自2014年以来,该拦截器经历了一系列发展阶段,包括2018年的全速生产批准及通过外国军事销售方式进行的国际交付。尽管PAC-3 MSE旨在应对广泛威胁,但其针对中国歼-20等隐身飞机的实际作战效能仍有待验证。中国媒体曾声称歼-20未被探测到飞越台湾,但国防部并未对此类报道予以证实。
在2025年1月的军事演习中,台湾展示了PAC-3系统的部署与操作流程,包括通过指挥中心系统完成目标获取与交战决策的过程。演习场景涵盖了模拟无人机入侵以及阿帕奇直升机与装甲车的协同行动。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