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通过现代新型无人水面舰艇向自主海军能力迈进
快速阅读: 据《全球防务动态》最新报道,HHI集团计划利用AI等技术开发高性能USV,契合韩国海军现代化战略。韩国正加强无人系统研发,以提升作战效能。全球USV市场预计增长,多国海军加速采用无人技术。韩国此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可能影响区域防御合作与技术转移。
多功能无人水面舰艇(USV)预计执行广泛任务,涵盖争议海域的情报侦察与近距离作战行动。HHI集团计划借助人工智能、自主导航及电动推进技术打造一款性能卓越且适应性极强的舰艇。HHI特种船事业部部长朱元浩强调,公司正通过整合尖端技术为下一代战斗USV制定全面规划。此举与韩国海军(ROKN)的现代化战略高度契合,后者正迅速扩充无人系统阵容。在“海军幽灵海计划”框架下,ROKN正研发一系列无人系统,包括USV、无人水下航行器(UUV)及无人航空器(UAV)。这些技术是提升作战效能、应对人力减少的关键所在。近期的无人机展“韩国2025”上,ROKN展出了一款新型扫雷USV概念,旨在实现水雷探测与清除,凸显无人平台在保障海上安全中的实际价值。过去二十年间,受战略需求与技术支持驱动,韩国海军国防工业已成长为区域强国。除HHI外,韩华系统公司和LIG Nex1亦贡献卓著。韩华于2011年推出的“Aragon-1”以及LIG Nex1开发的“海音”USV系列展现了该国对无人海上创新的长期承诺。这些进展彰显了韩国致力于成为自主海军平台领先出口商与运营商的宏大愿景。全球背景进一步凸显此转变的重要性。在全球范围内,海军防御领域正因加速采用无人与自主技术而发生深刻变革。据近期行业分析,全球USV市场预计从2024年的11亿美元增长至2034年的逾25亿美元,这得益于对成本效益高、风险降低的海上解决方案需求的增长。例如,乌克兰使用Magura V5 USV进行沿海防御的实际成效已激发北约与亚太海军对该平台的新兴趣。主要海军强国正在竞相将此类系统融入舰队。例如,美国海军计划到2045年部署150艘无人水面舰艇(USV),作为其分布式海上作战战略的一部分。这些平台在高威胁环境中可提供增强的监视、电子战、反潜及水雷对抗能力,且无需人员直接参与。韩国对自主海上技术的采纳既及时又具战略意义。随着设想在2040年代成立专门的无人海上指挥机构,ROKN正为力量结构与作战理论的重大转型奠定基础。HHI的新USV项目是这一转型的象征,亦获得近期国际合作支持,包括与美国防务技术公司安杜瑞利工业(Anduril Industries)合作开发先进无人平台。随着印太地区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以及海军战争逐步向自主化与分布式操作转型,韩国在USV技术上的投入使其位于全球海上创新的前沿。HHI的概念开发成果不仅可能塑造ROKN的未来,还将在未来数年内影响区域防御合作与技术转移态势。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