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这位 AI 首席执行官希望他的初创公司每 6 到 12 个月蚕食一次自己的产品
快速阅读: 据《商业内幕》最新报道,风帆(原Codeium)CEO瓦伦·莫汉称公司应每6-12个月颠覆自身产品,以保持创新。这家AI初创公司专注生成式编码,已获超2亿美元融资。尽管其他公司依赖用户反馈,但莫汉认为领先客户需求才是成功关键。风帆经历了多次产品转型,包括从GPU虚拟化到IDE,每次转型都充满风险。
对于一些技术创始人而言,打造一款能够永恒存在的产品似乎就像是一种梦想。风帆(前身为Codeium)的首席执行官兼联合创始人瓦伦·莫汉(Varun Mohan)希望他的人工智能初创公司能够定期颠覆自身的产品。“我们应该每隔六个月到一年就对现有产品进行一次自我颠覆,”他在上周日播出的《Lenny的播客》中提到,“这应该使现有产品显得过时。”
风帆(前身为Codeium)是一家总部位于硅谷的公司,它构建了AI工具,允许开发人员利用自然语言提示进行生成式编码。该公司是众多拥抱“生成式编码”潮流的创业公司之一。“生成式编码”是由OpenAI联合创始人安德烈·卡帕斯(Andrej Karpathy)创造的一个术语,用来描述通过给AI提示来编写代码的过程。正如卡帕斯所言,开发者可以“完全沉浸于代码生成的状态”,并“忘却代码的存在”。
根据PitchBook的数据,成立于2021年的风帆已经筹集了超过两亿美元的风险投资资金。在General Catalyst主导的一轮融资中,该公司估值达到12.5亿美元,并得到了Greenoaks和Kleiner Perkins的支持。
尽管其他公司通常会根据用户反馈调整现有产品,但莫汉认为“这种价值很快就会贬值”。这位联合创始人表示,风帆需要走在客户需求的前面。“正是公司内部这些长期的努力,几乎颠覆了现有的产品,这才是我们最终成功的关键,”他补充道。
**勇于试错**
莫汉提到,大胆下注是风帆文化的一部分。“我们在这一点上赚到了钱,”他指的是风帆早期的产品。“然后我们只是想,‘好吧,我们要彻底转向另一个方向。’”当时,该公司已经筹集了2800万美元。但他表示,专注于更重要的事情比保持对不再相信的产品的势头更重要。
他补充说,如果一家创业公司在追逐下一个热点时,仍然专注于他们认为没有价值的产品,那么这家公司几乎注定会失败。
风帆最初开始构建图形处理单元虚拟化基础设施,随后转向集成开发环境插件,最终推出了自己的IDE。IDE为开发者提供构建应用所需全部服务的软件平台,包括自动化工具和调试工具。每一次转变都伴随着风险。
莫汉说,这也伴随着接受勇于试错是成功的一部分。“每年对我们而言都是新的起点,”他说。“这几乎是我们测试全新假设的一种新方式。也许我们的初始假设本身就有问题,”他补充道。
风帆尚未回应《商业内幕》的置评请求。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