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政府可以将 AI 生成的 Ghibli 图像定为非法吗?
快速阅读: 《今日日本》消息,近期,利用AI生成吉卜力风格图像的现象引发关注。日本文部科学省表示,若AI生成的图像仅模仿风格而非具体作品,则不构成版权侵权。但要界定何为“吉卜力风格”较为困难,因此日本政府暂不会对此类图像采取法律行动。
以吉卜力工作室动画为灵感的同人创作早已屡见不鲜。自宫崎骏导演及其团队的作品问世以来,便持续激励着众多艺术创作者。然而,近期如果你在网络上花费不少时间,或许会注意到关于吉卜力风格插画的数量显著增加。这一切得益于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ChatGPT的新功能,不仅可以根据文本提示生成图像,还能模仿特定艺术家或艺术风格。因此,许多用户开始请求生成“吉卜力风格”的AI图像,并将结果发布到网络上。
AI生成图像已成为一个颇具争议的话题,反对者认为从中移除人类元素使其无法被视为真正的艺术作品。再加上吉卜力工作室不仅深受动漫迷的喜爱,还在更广泛的动画爱好者群体中享有极高的声誉,其对传统艺术手法的坚持以及作为日本骄傲的地位,使得AI尝试复制吉卜力美学这一话题变得更加敏感。最新讨论甚至延伸至日本政府内部。
在4月16日的众议院内阁委员会会议上,来自岐阜县第四选区、隶属立宪民主党的今井正登议员向文部科学省教育文化体育科技战略总干事中滨广彦提问,关于所谓“吉卜力化”,即以吉卜力风格制作的AI生成图像是否构成版权侵权的问题:“根据现行法律解释,这样做是否合法?”“最终,这是法院需要裁定的事情,”中滨回答道。但他也指出,如果AI生成的内容仅是风格或概念相似,则不构成版权侵权。他解释说,版权法并不保护不具备创造性表达的风格和概念。
然而,中滨也提到,如果AI生成的内容被判定与现有受版权保护的作品相似或依赖于它们,则可能构成版权侵权。“因此,使用风格和概念是合法的,但如果[AI生成的图像]被视为‘吉卜力本身’,则可能违法,”今井总结了他对这一情况的理解。
然而,要判定一张图像是否构成‘吉卜力风格’可能相当困难,特别是在角色设计方面,这是比较AI生成人物图像时需要考虑的重点。从《风之谷》开始,吉卜力实际上为他们的电影启用了15位不同的角色设计师。宫崎骏本人与滨田信夫和丹羽常孝分别共同担任了《风之谷》和《天空之城》的角色设计师,但从那之后他就不再担任角色设计师。仅有秋彦·山下一位艺术家为吉卜力电影贡献了三个角色设计(分别为《哈尔的移动城堡》、《地海传说》和《借东西的小人阿莉埃蒂》),除了宫崎骏和山下明生之外,没有其他艺术家连续两次担任吉卜力动画的角色设计师。
尽管多位艺术家共同塑造了一个可识别的美学风格,从而创造了定义‘吉卜力风格’的图像,但也为所谓的‘吉卜力艺术’是一种风格而非具体可定义、可版权化的实体这一观点提供了依据。例如,山下明生本人为2017年独立制作的动画电影《玛丽与魔女之花》设计了角色,玛丽的角色确实与《哈尔》、《地海》和《借东西的小人阿莉埃蒂》中的角色有相似之处,但这是否意味着它们是‘吉卜力风格’,还是仅仅‘山下风格’?还有像《竹取物语》这样的吉卜力动画作品,它与人们脑海中《千与千寻》或《龙猫》所代表的‘吉卜力风格’截然不同。
给AI一个‘吉卜力艺术’提示可能不会产生这样的结果。从法律角度来看,在针对创造吉卜力风格的AI生成艺术行为采取法律制裁方面,这确实有些进退维谷。很难明确界定什么样的图像是‘吉卜力风格’,因为该工作室的风格实际上是多位艺术家共享某些总体设计理念的综合体。如果AI生成的图像类似于《哈尔的移动城堡》的主角,没有明确标准很难说这张图像是‘吉卜力风格’,但也同样难以判定它是在抄袭山下明生的作品,如果这张图像还融入了其他曾担任吉卜力角色设计师的艺术家的设计元素。
因此,至少目前,日本政府不会对ChatGPT输出‘吉卜力风格’图像提出法律挑战,这让反对这些图像的吉卜力粉丝除了避免接触它们并支持人工创作的艺术品外别无他法。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在日本制作AI吉卜力图像不会招致警方注意,但在日本出售它们可能并非明智之举。
资料来源:产经新闻
通过Otakomu
图片:吉卜力工作室
阅读更多来自SoraNews24的故事。
—
外部链接
Can the Japanese government make AI-generated Ghibli images illegal?
© SoraNews24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