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威胁或机会:学校、教师提出担忧,寻求学术诚信
快速阅读: 据《尼日利亚守护者》最新报道,尼日利亚学生借助AI工具提升学业表现,但也引发学术诚信担忧。尽管AI有助于简化学习,但过度依赖可能损害教育质量,需谨慎平衡技术应用与传统学习方法。
由于人工智能(AI),原本成绩一般的大专生突然成为讲师喜爱的对象,但这并非一定是由于努力学习的结果。他们通过在各种AI软件间转移内容来逃避检测,这显示了许多学生为了获取学术“成功”付出了巨大努力。如果不及时遏制用AI代替努力学习的趋势,尤其是在尼日利亚学生中抄袭和智力懒惰现象急剧增加的情况下,其后果可能会非常严重。人们还担心,由于电力供应不足和技术设施不完善——这是20世纪装备不足的高等教育机构的典型特征——学生与AI之间的关系可能会变得密切,从而进一步摧毁国家教育体系的最后一点根基。伊亚博·劳沃尔探讨了AI可嘉目标与不可避免的诅咒之间的交汇点。
几周以来,贾斯珀·阿利亚第一次眼睛亮了起来,高兴地翻看学生们交来的答题纸。他评论说,他们的写作技巧有了显著提高,文笔优美且几乎无错误。他们对作业的解答可以说超出了他们的能力范围。学生们提供的答案暴露了他对已知内容了解有限的事实,从而更新了他的过时专业知识。“我在读博士论文吗?”这位讲师自言自语道。他又仔细查看了一遍试卷。“非常完美!”他说道。甚至他班上一个特别迟钝的学生也通过了考试。“哇哦!这很有趣,”他说着挠了挠头。
讲师让他的秘书叫那位学生来办公室。“下午好,先生。您叫我来了,先生,”学生答道,对此讲师兴奋地回应:“我对你的完美答卷印象深刻。你是怎么做到的?如实告诉我,”讲师问道。“AI,先生,”学生简短回答。“你所说的‘AI,先生’是什么意思?”尽管他之前听说过人工智能(AI),但并未完全掌握它在教育及其他领域能发挥的全部潜力。“我用AI回答了你布置作业中的问题。我用AI完成了所有内容,”学生回答道。“我明白了。你可以走了,”讲师疑惑地说。学生离开后,阿利亚更深深地陷在椅子中,不停地挠头,再次查看试卷。不久之后,他注意到学生们答案中的惊人相似之处。这让他当天晚些时候向同事请教。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对阿利亚来说,这确实是一场关于AI的探索之旅。
阿利亚的经历展现了全球范围内AI发展带来的利弊,以及它在尼日利亚高等教育机构中的影响,在那里,它正以好坏参半的方式冲击着尼日利亚教育的核心。同样分享了学生利用多种AI工具完成任务的经历,奥萨杜拉·阿德奥卢瓦教授,奥法米·阿沃洛沃大学伊莱伊费校区的一位资深讲师,位于奥孙州,这样说:“当我发现学生可以使用多种AI工具来规避检测AI用于回答作业和测试问题的可能性时,这让我对学术界可能的运作方式感到恐惧。”
“我当时正在家庭访问中,和几位客人坐在一起。我认识的一位熟人在做作业;他从作业中复制问题并粘贴到ChatGPT上获取答案。收到答案后,那位同学又将答案从ChatGPT复制并粘贴到另一个AI工具的高级版本中,以扩展或缩短答案长度、改变措辞、语气等。”
“在使用了大约三种基于AI的工具来撰写答案后,他又使用另一种基于AI的软件来检查是否存在抄袭。确认没有抄袭后,他提交了一份附带科学参考文献的答案。引用的参考文献在网上检查时是可用的。现在的情况是,学生们正在通过不同的软件文章文章,使它们无法被检测到且保持清洁。”
阿德奥卢瓦继续说道:“这让我对学术界可能的运作方式感到恐惧。最担心的不是学生用AI回答问题;而是他们可能不知道自己在回答什么,或者他们的答案在现实中意味着什么。他们在现实中遇到相同或类似问题时需要独立思考,”阿德奥担忧地反问。
像ChatGPT、Grammarly和AI驱动的研究助手这类AI工具在尼日利亚学生中越来越受欢迎。这些工具简化研究,激发创意,甚至完成作业。对于很多学生而言,AI是他们所在系统中的救命稻草,这个系统缺乏实体图书馆资源,教学材料过时,包括老旧教材,学术人员也过度劳累。
“这些担忧是有依据的,因为世界各地都出现了早期预警信号。此外,我们面临着考试率和复杂程度不断上升,掠夺性出版以及其他行为不断增加,这些行为正在破坏尼日利亚学术研究和高等教育标准的诚信。”阿约德吉·奥卢久教授,尼日利亚文学学院院士,克里斯兰大学校长和理事会主席说道。“已经出现对勤奋工作、功绩和卓越的冷漠态度,以及一种追求捷径、即时满足和短期利益的文化倾向,”奥卢久解释道,并补充说:“所谓的尼日利亚因素加剧了这种文化,奖励平庸现象。结果是,越来越难判断表面上的卓越是否源于勤奋努力还是系统的短路。”
学生们对AI说‘同意’。
虽然目前尚无确切数据统计尼日利亚高校学生使用人工智能的具体人数,但多项研究显示,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意识到学术用途的人工智能工具,同时也引发了对人工智能可能导致作弊及学术严谨性下降的伦理问题的担忧。然而,一项调查表明,40%的学生曾在学习中使用过人工智能。另一项研究发现,54.5%的学生用人工智能做家庭作业,这凸显了可能存在过度依赖的风险。据报道,尼日利亚学生也熟悉Snapchat AI和ChatGPT等工具。
数字教育委员会于2024年发布的全球AI学生调查显示,来自16个国家的3839名学生参与了调研,平均每门课使用2.1种AI工具,其中ChatGPT占66%,是最常用的,其次是Grammarly和Microsoft Copilot,各占25%。研究还发现,尽管学生广泛使用AI工具,但他们对自己掌握的AI知识和技能缺乏信心,58%的学生认为自己缺乏足够的AI相关知识与技能,48%的学生觉得自己尚未准备好应对AI驱动的工作环境。
对于奥斯恩州立大学医学院二年级学生哈里玛·鲁法伊而言,人工智能无疑是她的救星。“我的学习有时会遇到复杂的方程或算法,可能要花好几个小时才能解开。有了人工智能,这些问题几秒就能搞定。”
奥拉依沃大学社会学专业三年级学生托米洛拉·拉提夫表示,人工智能已成为她学术旅程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当我面对写论文这种艰巨任务时,人工智能成了我的得力助手,能快速生成提纲并梳理我的思路。”
伊巴丹大学政治学专业三年级学生约翰·奥本德分享了人工智能如何通过简化复杂概念和协助他的作业显著促进了他的学习。“使用人工智能工具做作业和项目总体上有积极影响,尤其用ChatGPT时,没有感到任何负面影响。”
“人工智能给出的解释比教科书更全面、更详尽。教科书不会讲透知识点,但ChatGPT能提供更多相关信息。”他回忆起一次特定的作业,“我们被要求写一篇关于世界贸易组织的好处以及国际贸易如何影响关税和消费税的文章。我用ChatGPT来获得更好的理解。不过,考试时我不用人工智能,但在学习和作业中,它确实帮我加深了理解。”
拉提夫进一步强调了她的研究方法,“我知道怎么用人工智能,也知道什么时候用。做研究时,我会参考教材、谷歌和AI,这样对主题就有一定了解了。不过,有些操作起来很复杂,AI反而更好用。每次用AI,它都会提供例子和说明,但我不会完全依赖它。”
然而,这种情况对尼日姆·阿齐克韦大学二年级学生埃斯特·埃菲翁格来说并不相同。“我的老师因发现我是用AI写的而给零分。”她说,“同学们建议我用其他反抄袭工具改写后再提交,这样老师可能就查不出是我用ChatGPT写的了。”
“还有个网站,重写文章后能检测是否仍像ChatGPT生成的内容。聪明的学生学会用这些工具调整语法、重组思路,同时保持论证逻辑,从而绕过抄袭检测。”
尽管AI提升教育质量的潜力已得到广泛认可,但受限于技术获取渠道、培训不足及数字素养差异,其实际应用仍存在不均衡现象。“AI应被视为学习新主题的实用工具,而不是能解决所有问题的万能钥匙。无论学生还是教师,学者都必须学会从互联网和AI提供的海量信息中筛选出有价值的内容,”奥拉扬卡说道。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