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如何用机器人军队取代人类士兵
快速阅读: 据《福布斯》称,乌克兰加快UGV发展,计划2025年部署15,000台地面机器人以缓解人力不足。尽管数量快速增长,但实际部署有限且面临技术与后勤挑战。未来UGV将更智能、自主,可能承担更多前线任务,助力无人化战争逐步实现。
乌克兰武装部队正在加速推进其地面无人车辆(UGV)的发展计划。上个月,乌克兰官员宣布,计划到2025年部署15,000台地面机器人,这一举措旨在缓解人力短缺的问题。
乌克兰的无人系统发展速度令人瞩目。从2022年的几千台无人机,到2024年的20万台,再到去年突破200万台,显示了其快速提升的技术能力。然而,将数千个金属履带用于替代人力并非易事,后勤和技术挑战依然严峻。
据卡捷琳娜·邦达尔介绍,乌克兰国防部负责人吉尔布·卡内夫斯基提到,2024年下半年签署的UGV合同金额为250万美元,而到了今年第一季度已猛增至1.5亿美元,这意味着数量增加了约百倍。虽然市场上有许多新型号的UGV,但实际部署的数量却有限。例如,在50种获得军方认可的型号中,只有10到15种真正投入常规服役。
尽管如此,这些机器人已经在某些特定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比如,用于后勤补给的UGV可以在危险区域运送物资,有效减少人员伤亡风险。同时,伤员撤离任务也是UGV的重要职责之一。近期的一次行动中,三名受伤士兵在俄罗斯迫击炮和火炮覆盖的区域被成功转移超过10英里。不过,这样的行动需要大量的技术支持团队配合完成。
邦达尔强调,未来的UGV将朝着更高的自主化方向发展。智能化软件可以帮助UGV自主导航,并通过头顶飞行的无人机提供的图像信息做出判断。这样,操作员就可以扮演任务指挥官的角色,只需下达指令即可。然而,实现这一点并不容易,尤其是在复杂多变的战场环境下。
目前,虽然UGV主要用于辅助作战,但随着技术的进步,它们有望在未来承担更多前线任务。人形机器人作为潜在的应用方向,尽管具备一定的灵活性,但在实际应用中仍需克服诸多难题。例如,恶劣天气条件下的适应能力以及长时间运行的续航问题都是亟待解决的关键点。
总体而言,乌克兰的机器人军队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虽然短期内它们的作用主要是辅助而非主导战斗,但随着时间推移,人工智能技术的进一步成熟或将使这些机器人变得更加高效和可靠。或许有一天,真正的无人化战争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