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大阪世博会的船灵感巴林馆展示了木工艺、被动冷却和沿海遗产
快速阅读: 据《Yanko 设计》最新报道,巴林馆由林娜·戈特梅设计,灵感来自传统单桅帆船,展现海洋遗产与极简风格。这座17米高的建筑采用3000块日本雪松构建,结合木材与半透明膜,强调轻盈感。展馆注重可持续性,融合展览、商业功能,体现巴林的文化与环保理念。
由林娜·戈特梅设计的巴林馆,灵感来源于船上的桁条,是为2025年大阪世博会而建。这座名为“连接海洋”的17米高建筑,参考了巴林的沿海遗产,呼应了传统运输重货的单桅帆船的形式。最终呈现的是一座融合背景、工艺与清晰理念的极简主义建筑。
巴林馆被构思为一艘单桅帆船的结构特征,是对传统巴林单桅帆船的当代再现——这是一种深深植根于王国海洋遗产中的船只,”戈特梅说道,“与其直接复制船只,不如说这个建筑捕捉了它的本质——它的节奏、木制结构以及航行的感觉。”
设计师:林娜·戈特梅
巴黎工作室Lina Ghotmeh Architecture的创始人林娜·戈特梅设计了这座展馆,其屋顶具有明显的曲线,中央部分优雅地下凹,两端则逐渐升高。占地面积995平方米的结构由3000块日本雪松组成。木质框架在侧面沿着有节奏的模式延伸,暗示了横梁在水面上的动态运动。为了平衡木材的温暖感,一层半透明膜包裹了正面,参考了传统单桅帆船的帆,并为整体形式增添了轻盈、空灵的对比。
在其几何外观背后,展馆揭示了一个贯穿四层楼的大厅,顶部有一个开放式屋顶。这个中心空间作为主要展览区,通过大型膜墙与周围区域隔开。这些半透明的隔断被选择用来给展馆内部引入一种超凡的品质。“这些材料赋予结构一种柔软的、像帆一样的外观,唤起传统单桅帆船布料的感觉,并温和地将光线过滤进空间,”戈特梅说,“膜的选择不仅增强了展馆的轻盈感和渗透性,还支持被动气候控制。”
在大厅旁边,咖啡馆和礼品店分别位于两侧,设计开口以引入自然光和通风。一个宽阔的中央楼梯连接所有楼层。一楼和二楼设有围绕大厅循环的展览空间,重点展示巴林的贸易、手工艺、制造、珍珠养殖和生态。三楼专用于商业用途,提供座位和会议室。包含电梯和辅助楼梯等在内的必要服务设施位于展馆后部。
“巴林馆全方位融入了可持续发展理念,通过设计、材料和施工方法实现这一目标,”戈特梅说,“这些策略旨在让巴林馆成为循环且低环境影响建筑的典范。”该建筑采用了多种可持续策略,例如采用可重复使用的材料、减少基础工程量以及被动冷却技术。
转发 推特 Pinterest Reddit LinkedIn Tumblr 邮件 打印 更多 Telegram Threads WhatsApp 马斯托 蓝空 邻家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