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客:AI 对学习如何写作带来的挑战
快速阅读: 据《7400 万》称,教育播客《课堂被打断》探讨AI在写作教育的角色。哈佛写作中心主任简·罗森茨威格强调写作的思维训练价值,警告过度依赖AI会导致“去技能化”,并提出合理使用建议。
《课堂被打断》是一档教育播客,由迈克尔·霍恩和来自Future的戴安娜·塔文纳主持。他们与教育工作者、学校领导、学生及其他学校社区成员展开对话,探讨后疫情时代教育系统面临的挑战及应对之策。每集内容可通过收藏播客页面或在苹果播客、谷歌播客和斯特奇平台订阅获取。
本期节目聚焦人工智能在写作教育中的角色。戴安娜·塔文纳和迈克尔·霍恩邀请了哈佛大学写作中心主任简·罗森茨威格女士深入探讨这一主题。简强调写作作为思维训练的重要性,并警告过度依赖人工智能可能导致学生的“去技能化”。她还讨论了人工智能在缓解教育资源短缺方面的潜力,但也提醒我们警惕高效性掩盖深度学习的重要性。
以下是简·罗森茨威格与嘉宾的对话实录:
—
**迈克尔·霍恩(以下简称迈克尔):**
你好,戴安娜。很高兴再次见到你。每次讨论人工智能和教育的话题,我都感受到每个人都在以独特的方式看待这一问题。我很期待今天的对话,也相信简会带给我们新的启发。
**戴安娜·塔文纳(以下简称戴安娜):**
迈克尔,我完全同意。当初我们计划这个系列时,把它定位为迷你剧,但随着深入采访,我们发现了更多值得关注的人物和观点。尤其是简,她是写作教学领域的专家,也是我最喜欢的教学内容之一。作为一名前英语教师,看到学生在写作中取得的进步,真的令人振奋。现在,让我们热烈欢迎简·罗森茨威格!
**简·罗森茨威格(以下简称简):**
谢谢!很高兴能参与这次对话。
**迈克尔:**
简,我们都很好奇,是什么让你对人工智能产生了浓厚兴趣?尤其是在写作教育领域,你最近为《波士顿环球报》撰写了多篇关于人工智能影响的文章,这背后有什么故事?
**简:**
其实,这一切源于一名学生。大约在ChatGPT发布前一年半,我听说了一些尝试用人工智能自动化写作的项目。有时候有人会问我,要不要加入那些公司?我通常回答:“可能不会。”但直到真正接触到它,我才意识到它的潜力。有一天,我在办公室里测试一个叫做Jasper AI的工具时,写作中心的一位导师看到了,他告诉我,还有一个更厉害的东西叫“GPT游乐场”。他带我进去试用,当时我意识到,这就是未来的方向。后来,我在ChatGPT发布前一周,写了一篇文章《当机器写作时我们失去了什么》,探讨了它的影响。这篇文章发表后,我发现自己成了学校里最早了解这个领域的人之一。之后,我受邀参加了伯克曼克莱因中心的会议,正式参与到这场对话中。
**迈克尔:**
哇,真是个令人惊叹的故事。那么,让我们先听听关于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积极论点。虽然这不是你的个人看法,但你是否听说过一些最有力的例子?人工智能在哪些方面能够帮助我们实现其他方式难以达成的目标?
**简:**
当然。我的专长是写作教学,但人工智能的应用远超我的专业领域。我听过很多关于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应用案例,比如辅导短缺问题。有人认为,人工智能可以成为辅导员、数学老师,甚至写作伙伴。总之,它能随时满足你的需求。
**迈克尔:**
这听起来像“每锅都有鸡”的说法,对吧?你觉得其中哪些部分是合理的?或者哪些部分需要调整?
**简:**
我对缺乏证据支持的大胆论点持怀疑态度。作为一名教授学术写作的教师,我始终要求学生提供证据支持他们的观点。虽然有一些小范围的研究表明人工智能在特定场景下可能有效,但要说它能解决所有问题,我认为证据不足。比如,有人认为人工智能可以成为个性化的辅导者,但至今没有充分的数据支持这一点。我见过一些小规模的试点,确实有一定效果,但它与大规模推广还有很大差距。
**戴安娜:**
听起来像是典型的硅谷风格,我们往往在未完全验证的情况下就过度宣传。那么,回到你擅长的领域,让我们听听你对人工智能的怀疑态度。具体来说,人工智能可能伤害到什么?又是如何造成的?
**简:**
当我教写作时,已经做了25年的教学。当我第一次听说ChatGPT时,第一个念头是:如果它能自动生成论文,为什么还要学生自己写?这引发了关于写作意义的深刻讨论。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学生需要写作?现在,ChatGPT、Genesis、Claude等工具都能写出比人类更好的文章。那么,写作的目的是什么?这让我感到困惑,因为写作不仅仅是完成任务,它是一种思维训练。
**迈克尔:**
我明白了。你是说,写作的核心价值在于过程,而不只是结果。
**简:**
正是如此。写作的意义在于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形成自己的观点。如果学生直接用人工智能生成论文,他们就错过了这个重要的过程。我担心的是,过度依赖人工智能会让学生失去必要的技能。比如,如何进行有效的头脑风暴?如何组织自己的论点?这些都需要通过实践获得。我曾经尝试让学生用人工智能生成提纲,但结果往往是他们只在执行别人的愿景,而不是自己的想法。
**戴安娜:**
所以,你认为学生需要先学会独立完成任务,然后再考虑如何利用工具辅助?
**简:**
完全正确。如果学生连基本的写作框架都没有掌握,就直接使用人工智能,这无异于放弃锻炼。更重要的是,他们需要知道如何与特定的读者群体沟通,如何评估自己的观点是否有力。如果他们只是盲目依赖工具,就可能陷入“去技能化”的困境。
**迈克尔:**
那么,假设有人坚持使用人工智能,你认为应该如何引导他们正确使用?
**简:**
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我认为,我们首先要让学生认识到写作的价值。其次,我们可以将人工智能作为一种辅助工具,而不是替代品。比如,学生可以用它生成初稿,然后自己修改和完善。这样既能提高效率,又能保留创作的过程。
**戴安娜:**
这让我想起了学生们最初对人工智能的期待。他们以为它会节省时间,但事实上,它反而让他们感到沮丧。因为他们发现,与工具互动需要更多的投入。
**简:**
是的。我经常对学生说,与其花半小时和机器人对话,不如直接跟我讨论。当然,这也取决于具体的情境。如果学生能主动参与,这种工具还是有用的。但关键在于,我们不能低估写作本身的价值。它教会我们如何思考、如何表达,而不仅仅是完成任务。
**迈克尔:**
非常感谢简带来的深入思考。我们从中可以看到,人工智能既带来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我们需要找到平衡点,确保技术服务于教育的本质。
—
希望这段对话能为大家提供新的视角,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作用。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