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用奥卡姆剃刀刮胡子吗?
快速阅读: 据《奥地利经济研究所》称,本文探讨美联储是否符合奥卡姆剃刀原则,质疑其存在必要性,批评其垄断货币发行权及对黄金的态度,认为现行货币体系不诚实,呼吁恢复真正的货币和银行业。
死后七百年因被误认为说过某句话而声名大噪,这听起来像是某种奇妙的历史玩笑。被称为“奥卡姆剃刀”的原则——“如无必要,勿增实体”——通常被认为是英国哲学家兼神学家威廉·奥卡姆(1287–1347)提出的,尽管他在自己的著作中从未使用过这些确切的词句。根据conceptually.org网站记载,奥卡姆的原则在奥卡姆本人提出后多次被重新表述,从亚里士多德开始(“自然总是以最简捷的方式运作”),但简洁解释的价值一直延续至今,成为一种宝贵的工具。
爱因斯坦被认为曾表达过类似“一切应当尽量简化,但不能过分简化”的观点。达芬奇则建议模仿自然,“在其作品中,没有什么多余”。自二战以来——与这一原则本身保持一致——“KISS”(“保持简单,愚蠢”)已成为现代世界对该原则的缩写表达。该理论描述了任何事业追求的理想目标——一切必要的,没有多余的。
基于此,我们应如何评价美联储体系?它是一个旨在满足美国经济所有货币需求的精简机构吗?它是否取代了一个导致混乱的有缺陷系统?它是否比经济曾经拥有过的任何系统都更优秀?由于经济包括工作和交易的人们,是否有公众对货币改革的强烈呼声?
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审视美联储的目标。在其光彩夺目的网站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明确的声明:“美联储,美国中央银行,为国家提供安全、灵活且稳定的货币和金融体系。”如果我们深入挖掘,可以在“美联储简介”下找到其第11版“目的与职能”,尽管名称已经不再使用。此外,对于那些对美联储的私人性质不满的人,请注意其顶级域名为.gov,而非.org、.com或.net。进一步查看,在标有“我们是谁”的部分中,我们了解到:前两项职能是(1)制定国家货币政策,(2)促进金融系统稳定。通过滚动页面,我们得知系统内的12名投票成员组成的委员会“担任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成员并协助制定关键的美国货币政策”。显然,他们始终将“安全、灵活、稳定的货币和金融体系”的理念置于首位。
虽然“安全”有多重含义,但它可能指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在银行倒闭时发挥的作用。其网站指出:“您的存款在每家FDIC承保的银行中自动享有至少25万美元的保险。”政府于1934年成立了FDIC,此时距离美联储开始运作已有20年之久。那么在1934年之前,储户的资金安全吗?
美联储是华尔街大型银行的产物,尤其是J.P.摩根公司,他们希望有一个“最后贷款人”以及更具弹性的货币体系。若不借助联邦政府的力量,这两个目标无法实现。这就是为什么美联储并非纯粹的市场安排,而是由《联邦储备法》于1913年确立的强制性卡特尔。为了确保美联储能够调控货币供应的弹性,主要是指扩大货币供应,立法赋予了美联储发行纸币的垄断权。尽管美联储最初发行的纸币被指定为法定货币,但直到1933年才获得法律货币地位,而这一变化发生在罗斯福总统将黄金所有权定为非法之后。黄金一直是货币,纸币被视为货币的收据,而非货币本身。
从储户角度来看,任何存放在银行的黄金都属于他们,且在银行营业时间内可随时全额提取。然而,按照政府的说法,坚持黄金兑换是1933年经济动荡的主要原因。在中央银行体系中,金本位制正如凯恩斯在1924年所言,是一种“野蛮的遗迹”。在《货币改革论》中写道:“问题并非由‘黄金潮’引起,而是所谓的部分准备金银行欺诈。你以为你的钱还留在银行里吗?如果足够多人同时尝试赎回,那就不是了。当这种情况发生时,我们就会遭遇独特的银行挤兑现象,银行家们也会陷入疯狂。”
讽刺的是,就在几年前,凯恩斯在其《和平的经济后果》第六章中就对银行欺诈展现出了极高的洞察力。“在中央银行如美联储手中,这种骗局更容易实施。”顺便提一下,凯恩斯在改变他对‘通货膨胀过程’看法时,高度杠杆化地投资于股市。
结论:我们是否应该得出结论,美联储并非信用周期和银行恐慌的简洁答案?它是否违背了奥卡姆剃刀原则?在美联储成立之前我们并不需要FDIC,如今为何需要?为什么美联储享有合法印钞的权利,而我们其他人却没有?为什么黄金在实际操作中是中央银行的禁忌,而它们却秘密囤积它?如果不相信它的公开目标,那么答案又是什么?
由于政府赋予银行特权及其他原因,我们从未有过诚实的货币或诚实的银行业。如果我们传播这一信息并让政府放手,我们就既能得到诚实的货币,也能得到诚实的银行业。正如我常常引用的那样,因为它既真实又犀利。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