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好的 AI 股票:Super Micro Computer vs. BigBear.ai
快速阅读: 据《杂色傻瓜》称,超微半导体与大熊.ai分别代表AI硬件和模块化解决方案。超微半导体虽经历财务风波,但收入强劲增长且股价反弹;大熊.ai则因收入停滞和亏损扩大面临困境。综合来看,超微半导体更具投资价值。
超级微系统公司(SMCI,涨1.18%)与大熊.ai公司(BBAI,跌1.72%)代表了投资人工智能市场的两种不同方式。超级微系统公司,通常称为超微半导体(Supermicro),生产专用的AI服务器。大熊.ai公司则开发可插入边缘网络的AI模块,以加速和自动化某些任务。这两只股票目前都表现不佳。
超微半导体的股价在2024年3月13日达到了历史高点118.81美元,如今已跌至约33美元。大熊.ai公司的股价在2022年4月13日创下历史新高12.69美元,而目前交易价格已跌破3美元。让我们来看看为何这两个AI股票表现欠佳,以及它们之中是否有一个今天仍然值得购买。图片来源于Getty Images。
**超微半导体正克服一些重大问题**
超微半导体在服务器市场上的份额远小于惠普企业和戴尔,但它凭借其液冷系统的领先技术,在专用AI服务器市场中占据了先发优势。此外,它与英伟达的紧密合作关系确保了稳定的高端数据中心GPU供应,这些GPU专门用于处理AI任务。这些优势让超微半导体成为了市场上炙手可热的AI股票之一。
其收入在2022财年(截至2022年6月)增长了46%,2023年增长了37%,并在2024年实现了110%的增长。然而,去年八月,一名多产的做空者指控其虚报收入。随后,公司推迟了2024财年的10-K报告,并于十月失去了审计师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十一月,公司收到了纳斯达克的不合规信函,其财务报表也受到了证券交易委员会和司法部的传票。
面对这些严峻挑战,超微半导体的股价在11月14日跌至一年半以来的低点18.01美元。但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随着公司聘请了新的审计师、最终提交了逾期的10-K报告,并成功保住了上市地位后,股价开始反弹。超微半导体在2025财年上半年的收入同比翻倍增长,并预计全年增长74%-101%,因为AI热潮仍在持续。从2024财年到2027财年,分析师预计其收入和每股收益将以38%和22%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尽管市盈率为10倍,但这只股票展现出了如此爆炸性的增长率。我们应该对这些乐观预测保持谨慎态度,因为更高的关税可能会抑制超微半导体的短期销售并挤压其利润率。但若它能挺过这场风暴,它可能会成为一个更强大的公司。
**大熊.ai公司面临生存危机**
大熊.ai公司在2021年末通过与一家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AC)合并上市时,曾声称其年度收入将从2021年的1.82亿美元增长到2024年的5.5亿美元。然而,实际情况却是,其收入在2021年仅为1.46亿美元,而在2024年也仅增长至1.58亿美元。同时,其净亏损从2021年的1.24亿美元增加到了2024年的2.57亿美元。
大熊.ai公司受到宏观经济逆境的影响,同时也面临着来自大型AI公司的激烈竞争,尤其是其最大客户维珍轨道在2023年破产的问题。自公开上市以来,该公司已经更换了三位首席执行官,最近还推迟了2024年的10-K报告提交,以便重新陈述2022年和2023年的所有财务报表。这次重述仅影响其可转换债务的计算,不会改变其销售额或利润率,但依然让失望的投资者感到不安。
支持者期待新任首席执行官凯文·麦克莱南(曾任特朗普政府首任国土安全部代理部长)能带来一些新的政府合同。该公司在过去一年确实获得了部分新的政府合同,但仍需面对如C3.ai和Palantir这样的大型AI软件公司的激烈竞争。大熊.ai公司在去年收购了AI视觉公司Pangiam以提升销售,未来可能需要进行更多收购来扩展其新兴业务。然而,这可能会严重稀释现有投资者权益或导致更多的债务。
从2024年到2026年,分析师预计大熊.ai公司的收入将以10%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调整后的EBITDA将在最后一年转亏为盈。但以8.2亿美元的市值来看,按照明年的销售额计算,估值显得并不便宜。
**更好的选择:超微半导体**
超微半导体虽然仍面临挑战,但它解决了关键问题,消除了主要的看跌论点。相对其增长潜力而言,它看起来也很便宜——前提是不断升级的贸易战不会引发全面经济衰退。相比之下,大熊.ai公司尚未证明其商业模式可持续,也无法突破其狭小的利基市场。它看起来也不是一笔划算的投资。
因此,现阶段,超微半导体似乎仍然是比大熊.ai公司更好的人工智能市场投资选择。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