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rk 的 Virtus Drone:从乌克兰战争教训中诞生的 AI、自主性和集群能力
快速阅读: 《国防快车》消息,德国斯塔克公司研发的维图斯无人机,基于乌克兰战场经验设计,配备AI和垂直起降系统。它能自主攻击目标,续航60分钟,载荷5公斤,最远打击100公里。无人机由专有软件控制,可集群部署,部件源于欧洲。
斯塔克公司在与赫elsing(乌克兰HX-2游荡弹药制造商)联合竞标获胜后获得了认可,该公司负责向联邦国防军交付首批自杀式无人机。如今,该公司已经公布了其自主研发的斯塔克单向效应器-垂直起降(OWE-V)无人机的规格,这款无人机也被称为维图斯。开发者表示,这款无人机是直接基于乌克兰战场的实际经验设计的。它配备了垂直起降(VTOL)系统,并在其瞄准架构中集成了人工智能。尽管公司并未明确提及,但其办公室不仅设立在柏林和慕尼黑等城市,还位于基辅,其使命——向北约国家以及乌克兰等关键合作伙伴供应无人机——显然表明维图斯已投入对抗俄罗斯的战场使用。
维图斯的巡航速度可达每小时120公里,在接近目标时可加速至每小时250公里。续航时间最长可达60分钟,携带的有效载荷最高达5公斤。该无人机的最大打击距离为100公里,即使在弱信号或无信号环境下也能完成任务。这证实了其自主操作能力,可以在指定区域内自主攻击预先设定的目标,而无需依赖持续通信。据悉,这种无人机从启动到待发状态仅需五分钟。系统还具备返航降落功能——若未发现目标,无人机可按预设程序返回并安全降落,从而实现重复使用。
任何先进游荡弹药的核心在于其控制系统。维图斯由斯塔克公司的专有软件Minerva驱动,这让单人能够操控多架无人机,从而实现集群部署。斯塔克还提到,其生产线自动化且具备规模化生产能力。此外,公司还宣称所有部件及供应链均源自欧洲。
标签:德国、军事机器人和无人机、军事技术、乌克兰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