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布拉德利 AFV 在突击测试中发射了 Raytheon Coyote 无人机
快速阅读: 据《保加利亚军事新闻》称,在美陆军测试中,Coyote无人机从布拉德利战车的陶式导弹发射器发射,展示平台多功能性。此举增强装甲车对抗无人机和城市战能力,但也带来技术、训练及伦理挑战。此创新反映美军适应现代战场趋势,但也引发对未来作战方式的深思。
在今年年初的一次重要美国陆军测试活动中,从M2布拉德利战车的BGM-71陶式导弹发射器中发射出的一个不明武器被揭示为雷神公司的Coyote LE SR无人飞行系统。这一意外的整合在2025年3月于加利福尼亚州欧文堡举行的“项目融合-顶点5”演习中得以展示,标志着传统装甲平台在未来冲突中使用方式的重大转变。
Coyote LE SR能够执行监视、电子战、信号中继以及自杀式攻击任务,它无需对布拉德利现有的陶式导弹发射器进行任何修改即可发射,这引发了人们对步兵战车在现代战争中角色变化的思考。这一突破不仅体现了技术上的飞跃,还可能意味着战场战术的重新思考,因为美军正在适应无人机和非对称战争等新兴威胁。
M2布拉德利战车自1981年问世以来一直是美国装甲部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履带式装甲平台,旨在运送步兵、提供火力支援并打击敌方装甲。由BAE系统陆地与军械公司制造的布拉德利配备了25毫米M242布什马斯特自动炮、7.62毫米M240C同轴机枪以及安装在炮塔左侧的双管陶式导弹发射器。该车辆配备三名乘员——指挥官、炮手和驾驶员,以及六名全副武装的士兵在步兵配置下。其铝制车身,在较晚的型号如M2A2和M2A3中通过间隔装甲和附加钢板加固,能够抵御14.5毫米穿甲弹攻击。
布拉德利的陶式系统由雷神公司开发,是一种有线制导(在新型号中为无线)反坦克导弹,射程为3.75公里,在其BGM-71C变体中能够穿透高达630毫米的装甲。导弹使用光学瞄准具追踪目标,炮手通过命令链路引导它。超过70万枚陶式导弹已经生产,该系统仍是美国及其盟友反装甲能力的核心支柱,部署在布拉德利、斯特赖克和悍马等平台上。布拉德利的战斗记录包括在“沙漠风暴”行动中的重要参与,其中摧毁了伊拉克T-72坦克,并在乌克兰,捐赠的M2A2变体被认为成功遏制了俄罗斯装甲部队,但截至2025年3月,已有158辆损失,根据Oryx数据。
Coyote LE SR,以前被称为Coyote Block 3,是一种喷气动力无人飞行系统,源自Coyote Block 2反无人机拦截器。与最初的Coyote Block 1不同,后者具有可展开的机翼和电动马达,LE SR采用类似导弹的配置,在后部有三个可展开的网格鳍以保持稳定。雷神公司没有披露无人机是否从机身额外展开控制面,如机翼,尽管可见的间隙暗示了这种可能性。Coyote LE SR设计为多功能,支持情报、监视、侦察、电子战和精确打击等多种任务。其作为自杀式无人机的能力增加了致命维度,可能允许其直接攻击敌方目标。
该系统的紧凑设计使其可以从现有平台发射,包括直升机、地面车辆和海军资产。最近在德克萨斯州进行的一项测试中,Coyote LE SR从贝尔407直升机上发射,展示了其多平台兼容性。根据公司声明,雷神公司专注于协作自主性,使无人机能够与其他传感器和系统集成,在战场上根据实时条件调整战术。Coyote家族在实战中已被证明有效,在伊拉克和叙利亚等地拦截了数百架敌方无人机,但具体细节仍然有限。
从陶式导弹发射器上发射无人机的意义在于布拉德利现有系统的适应性。雷神公司向《战争地带》确认,2025年3月演示时布拉德利的发射器无需进行任何修改,这一细节强调了Coyote LE SR与遗留平台的兼容性。这种集成符合陆军的“发射效果”计划,该计划探索可以从空中、地面和海上平台部署的无人机和游荡弹药。能够从未修改的陶式发射器上发射Coyote LE SR,这些发射器也用于斯特赖克车辆、悍马和三脚架支架,表明了一种成本效益高的方法来增强现有单位的能力,而无需开发新平台。
传统上专注于地面作战的布拉德利现在可以参与空域作战,例如对抗敌方无人机或执行远程侦察任务。这种混合功能反映了向多域作战的更广泛趋势,其中平台在陆地、空中和网络空间内运作,以应对复杂威胁。历史上,布拉德利是在对抗苏联BMP步兵战车的过程中开发的,结合了人员运输和反装甲能力。其陶式导弹在1991年的“73东经战役”中证明是决定性的,布拉德利在远距离摧毁了伊拉克坦克。在乌克兰,布拉德利的火力和机动性受到赞扬,乌克兰军队注意到其在对抗俄罗斯T-72坦克和步兵方面的有效性,尽管遭受无人机和反坦克武器的损失。
Coyote LE SR的整合延续了这一遗产,使布拉德利适应现代挑战,如无人机蜂群和城市战。美国陆军正在探索下一代系统,如重型近战导弹系统以取代陶式导弹,这表明了在增强射程和网络化的同时保持与现有发射器兼容的重点。Coyote LE SR从布拉德利部署表明了另一种策略:利用经过验证的平台交付尖端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其他国家也在追求将无人机与装甲车辆集成的类似努力。
以色列,无人机技术的领导者,已为其梅卡瓦坦克配备了游荡弹药用于侦察和打击,据《国防新闻》2023年报道。俄罗斯已在BMP-3车辆上测试了无人机发射,但根据2024年简氏分析,这些努力在自主性方面落后于西方系统。中国人民解放军已将其Type 99坦克与小型无人机集成以提高战场感知能力,但根据2025年兰德公司报告,这些无人机缺乏Coyote LE SR的多任务能力。
美国似乎在这场竞赛中处于领先地位,利用布拉德利现有的基础设施部署先进的无人机,而无需新车辆设计的延迟和成本。这种方法与俄罗斯依赖对苏联时代平台的迭代升级形成对比,也与中国专注于定制无人机系统形成对比,这些系统可能无法像遗留装甲那样无缝集成。
这一发展的战术影响深远。配备Coyote LE SR的布拉德利可以在超视距条件下进行监视,干扰敌方通信或打击目标而不暴露其乘员。在传统装甲面临来自无人机和隐蔽反坦克小组威胁的城市环境中,Coyote可以提供实时情报或预先消除威胁。例如,在乌克兰冲突期间,俄罗斯部队使用Orlan-10无人机进行侦察,而乌克兰的FPV无人机则针对装甲目标发起攻击。一辆装备Coyote LE SR的布拉德利战车可以对抗这些威胁,形成局部防空屏障或破坏敌方行动。雷神公司对此有所暗示,但未正式确认无人机的自杀式模式能否用于反空作战,但理论上它可以应对低空威胁,如四轴飞行器或慢速移动的导弹。这些无人机的远程性能,很可能超过TOW导弹的3.75公里范围,将使布拉德利战车能够在更远的距离上影响战斗,这对开阔地形至关重要。
从技术角度来看,将无人机与布拉德利系统的整合带来了挑战。TOW发射器的火力控制系统,原本设计用于有线制导导弹,必须与Coyote的自主引导系统对接,后者可能依赖雷达、红外或数据链路。尽管雷神公司表示无需修改发射器,但布拉德利的电子设备可能仍需软件升级,例如改进的布拉德利获取系统,该系统已利用热成像仪和激光测距仪实现精确瞄准,但控制无人机的飞行路径和载荷需要额外的复杂性。陆军对这些细节保持沉默,表明相关开发工作仍在进行中,可能涉及机密增强功能。
Coyote的协同自主性,使其能够连接附近的传感器,可能利用M2A3变体中的数字指挥系统与其他单位共享数据,提升态势感知能力。这种整合的人类因素同样重要。布拉德利战车乘员,原本训练操作火炮和导弹,现在必须适应操控无人机,这一技能传统上由空军掌握。这种转变可能需要新的培训计划,可能延长装甲部队的训练周期。2024年《陆军时报》的一份报告指出,无人机操作需要专门的技术能力,操作员需要解读传感器数据并迅速做出决策。对于布拉德利战车乘员来说,这增加了认知负担,因为他们需要平衡地面作战与空中任务。
军队可能需要招募或重新培训具备技术专长的人员,鉴于军队中现有熟练操作员短缺的情况,这一点尤为重要,正如2025年五角大楼劳动力研究中所强调的那样。此外,使用自杀式无人机引发伦理争议。如果部署Coyote LE SR打击目标,谁来决定何时发动攻击,如何避免平民伤亡?自武装无人机出现以来,这些问题就在军事伦理圈内争论不休,如今随着地面车辆获得此类能力,这些问题变得更加突出。
从行业角度来看,雷神公司在Coyote LE SR上的成功可能重塑国防领域格局。该公司,现为RTX,已获得大量合同,包括2024年的6.76亿美元TOW生产合同,表明对兼容系统的持续投资。Coyote对现有发射器的适应性降低了开发成本,使其成为预算有限军队的理想选择。竞争对手如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其Javelin导弹)和波音公司(其Hellfire导弹)可能会通过开发自己的无人机兼容系统加剧市场竞争。
在国际上,北约成员国等盟友可能会为其配备TOW系统的车辆采用Coyote,增强互操作性。然而,对手可能会加速自己的无人机项目,可能导致多域平台的军备竞赛加剧。
更广泛的战略背景凸显了这一创新的迫切性。乌克兰战争展示了无人机的重要性,从廉价的FPV无人机到复杂的游荡弹药。美国陆军于2020年启动的“发射效果”计划旨在通过在整个部队中整合无人机来应对这些挑战。布拉德利-Coyote整合是迈向这一目标的实际一步,为其他平台如斯特赖克或艾布拉姆斯提供了模型。这也反映了经济现实:研发新型车辆,如取消的未来战斗系统计划,成本过高。升级现有平台,如布拉德利的M2A4E1变体,则更为实际,尤其是在国内优先事项下国防预算受到审查时。
总之,Coyote LE SR集成到布拉德利的TOW发射器不仅是技术成就;它标志着装甲车辆在现代战争中运作方式的转变。通过融合地面和空中能力,美国陆军正在适应一个无人机和多域作战主导的战场。这一发展增强了布拉德利的多功能性,延长了其相关性,并使美国领先于仍在完善无人机装甲整合的俄罗斯和中国等竞争对手。然而,挑战依然存在——训练乘员、解决伦理争议以及应对对手的反应将考验陆军的愿景。随着其他平台采用类似技术,地面和空中作战之间的界限可能会完全模糊,提出一个重要问题:我们是否正在见证装甲作战新时代的曙光,还是只是技术竞争加剧中的一个过渡阶段?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