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发生了什么:吉卜力工作室的 AI 化
快速阅读: 《哈佛深红》消息,宫崎骏的吉卜力风格被AI模仿引发争议。AI可通过图像或文字生成类似作品,但存在版权和道德问题。白宫和以色列国防军滥用此风格,忽视了宫崎骏反战等核心理念。艺术不应仅停留于表面模仿。
如果模仿是最高形式的恭维,那么日本动画大师、吉卜力工作室的代表人物宫崎骏正被一种新兴的互联网潮流所深深推崇。这种潮流能够将普通照片转化为他标志性的艺术风格。2024年3月25日,OpenAI在ChatGPT中推出了GPT-4o模型,这一突破标志着该模型不仅可以通过文字描述生成图像,还能借助其他图像或两者的结合生成图像。首席执行官山姆·阿尔特曼关于此次更新的推文收获了19,000个点赞,同时激发了大量社交媒体用户上传自己与经吉卜力风格处理后头像对比照片的热潮。
从技术角度来看,这些图像是极为出色的。令人叹服的是,ChatGPT几乎能在瞬间复制出宫崎骏的独特艺术风格。像ChatGPT这样的大型语言模型是在海量的数据集上训练而成的。具体来说,ChatGPT是在几乎整个互联网上训练的,这其中便包括了受版权保护的吉卜力电影等内容。因此,当ChatGPT将一张图片重新塑造得如同《千与千寻》的画面时,它首先会在其庞大的数据集中寻找成千上万张吉卜力电影的画面作为参考,然后对数据进行优化,力求尽可能精确地符合提示的要求。
然而,从艺术的角度来看,这一现象却引发了不少忧虑。版权问题显而易见——自早期较为粗糙的图像生成模型问世以来,艺术家们一直警告自己的作品可能被大型语言模型窃取。吉卜力风格的流行趋势尤其揭示了将艺术家与其价值观与其艺术割裂开来的潜在风险。2016年,宫崎骏曾直言人工智能动画“是对生命的亵渎”。但那些仅仅因为便利性和风格精准性而利用此类工具创作具有他美学特征图像的人,完全忽视了宫崎骏对人工智能的道德批判。当人工智能生成的图像传递与原艺术家遗产相悖的信息时,艺术家的地位进一步受到贬低。
例如,白宫官方的X账号发布了一幅类似吉卜力风格的AI生成插画,描绘一名女性因被驱逐出境而被捕。难以想象用儿童动画工作室推广的动画风格来展现驱逐出境的残酷现实是多么冷酷无情。甚至连以色列国防军也加入了所谓的“吉卜力潮流”,发布了四张分别展示地面、空中和海上IDF士兵的动画图像。许多宫崎骏的电影都蕴含着反战的主题,因此用他的作品美化军事力量的形象,这不仅是对他一生工作的极大不敬,甚至可能沦为赤裸裸的宣传。
支持AI图像生成的人或许会认为它让更多的艺术变得触手可及,但模仿绝非真正的艺术。像GPT-4o这样的生成工具不过是一种学会了如何通过视觉手段复制某种风格的计算机程序。尽管能够生成你和朋友们在你最爱的童年动画风格中的图片确实很有趣,但如果艺术仅仅停留在表面价值,这无疑为更恶劣的应用打开了大门。
——工作人员Khadijah A. Olufayo
可以通过电子邮件联系到:
khadijah.olufayo@thecrimson.com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