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的投降
快速阅读: 据《哈瓦那时报》最新报道,古巴作家法比安娜·德尔·巴列担心,人工智能会让人们懒于思考,失去自由意志。她提醒人们警惕这种“温柔的征服”,呼吁人们保持独立思考。
2025年4月14日
这是一幅由法比奥拉·冈萨雷斯·迪亚兹创作的数字画作。
作者:法比安娜·德尔·巴列
哈瓦那时报——我正在经历一些人觉得令人着迷的时代。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这让我感到害怕。我的父亲总是说我是一个“给猫找第五条腿的人”(把事情搞得比实际更复杂),但当最复杂的任务在几秒钟内就能解决时,当有算法可以预测我们的欲望,机器能够写作、说话或创造看似来自人类智慧的图像时,就是时候停下来思考了。技术越“智能”,人们就越容易陷入思维惰性。从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起,我就看过许多科幻电影,它们警告的不仅是自主人工智能的威胁,还有人类自愿放弃自身的危险。机器不需要像电影里那样摧毁我们——只要它们让生活变得更容易,让我们不用费心去思考、怀疑或选择就够了。
例如,《白痴》是一部由迈克·乔伊德于2006年执导的反乌托邦喜剧片,讲述了一个普通人被冷冻后醒来五百年后的未来世界。这部电影没有展示技术叛乱,而是展现了一个社会的智力衰退,在那里没有人反思、反驳或记住——一切都轻松舒适。在这看似和平的虚空中,人性逐渐消失。我们已经在世界各地看到了这些症状,但在古巴,它们以惊人的规模显现出来。
尽管所有技术自1959年以来都晚到这个岛屿,古巴人却在跑马拉松,以免落后。浅薄的分析、语言的丧失——无法在不被打扰的情况下进行对话,写“你好”像海浪一样。年轻人出去聚会,随着“触觉,分配来了”的节奏跳舞,他们的头埋在手机里。连简单的数学题都要用计算器来算,聊天内容多是关于在Shein上买的衣服或是明星八卦,学校作业则靠AI应用程序Luzia的帮助完成。
被周围提供即时答案的技术包围很方便——当一切只需点击一下时,无需质疑任何事情。问题是,它正在偷走我们提问、研究和形成自己观点的习惯。人工智能不会通过强制手段控制我们——它将通过忽视征服我们。而我们古巴人,已经习惯了各种形式的操控,将是第一个依赖它的人。我们将如此麻木,以至于会交出我们生活的舵柄。
不过,仔细想想,我们已经麻木了66年,并不是在人工智能的压迫下。一小撮却极具影响力的精英已经布局棋局并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他们掌握着编码语言、数据流动以及影响我们决策的隐形基础设施,同时像棋子一样推动我们而不被察觉。我们不能天真地以为人工智能是中立的——它是一种微妙的武器,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将成为掌控全球的新权杖。
与此同时,大多数人仍会分心,认为自己掌控着自己的生活。但如果不去思考、创造和感受,我们还剩下什么自由呢?也许并非一切都已失去。我们可以选择我们的本性。我们可以在艺术、哲学和文学中开辟新的战壕。独立思考,保持警觉,超越屏幕。
人工智能每天都会变得更强大——这是事实。问题是,当那个未来到来时,我们会怎么做。我相信还有时间,现在这个选择仍然是我们的。
欲读法比安娜·德尔·巴列更多日记内容,请点击这里。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