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V Capital创始管理合伙人周伟出席2025哈佛大学中国论坛
快速阅读: 据《美通社 (新闻稿)》最新报道,第28届哈佛中国论坛探讨全球热点议题,CCV资本魏周强调AI应用重要性及跨境创新价值,建议创业者快速迭代、对接大公司、拓展新兴市场,并提出年轻投资人需广建人脉、敏锐洞察趋势。论坛促进中外合作共识。
**2025年4月10日,美国马萨诸塞州剑桥市**
——为期三天的第28届哈佛大学中国论坛于4月4日至4月6日在哈佛大学校园圆满落幕。本次论坛以“驾驭变革的时代”为主题,汇聚了全球工商界、政界和学术界的众多领袖人物,共同探讨国际关系、经济、生物科技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前沿议题。
在论坛期间,CCV资本创始管理合伙人、原KPCB中国管理合伙人魏周受邀出席,并参与了以“商业发展”为主题的圆桌讨论。他围绕“跨境创新与风险投资”分享了自己的深刻见解。魏周长期专注于智能技术、可持续性、全球化及前沿全球技术的早期投资,尤其在人工智能和创新技术领域展现出卓越的经验与独到的洞察力。他在讨论中提到,“深度求索敲响了全球警钟,展示了大型模型的突破性方法;而万有则为应用开发者树立了全球标杆,展示了应用应该如何构建。两者都提供了启发性的启示,尽管它们分别处于基础层和应用层的不同层面。”他进一步指出:“用基础层的标准来评估应用层产品已不再合适。如果没有强大的应用层支持,基础技术可能会变得自我封闭。只有真正走向实际应用,AI才能带来普遍价值。”
魏周的见解不仅为AI技术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全新视角,也为跨境创新和全球合作注入了实用的灵感。谈及过去十八个月风险投资行业的重大结构性变化,他表示:“在过去两年中,风险投资行业经历了戏剧性的结构性转变。硅谷的竞争异常激烈,导致显著的人事变动和募资的明显下降。然而,人工智能已成为一个突出的增长领域和全球投资的重点。”
针对正在经历这些变化的企业家,魏周提出了三条关键建议:“首先,保持快速迭代和持续优化的能力。其次,企业家应战略性地与大公司进行对接,因为主要公司将不断收购创新型初创企业以跟上人工智能的发展步伐。第三,企业家应聚焦全球市场,尤其是竞争较少的新兴区域,如墨西哥,那里存在大量机会。”
在圆桌讨论结束时,魏周还向有志于成为年轻风险投资家的年轻人分享了宝贵的建议:“首先,风险投资本质上是社交的;建立广泛的网络和关系对于获取优质投资机会至关重要。其次,成功的风险投资从业者必须具备对未来趋势的敏锐洞察力,并迅速识别市场火花。仅依赖谨慎分析方法的人可能难以适应这个动态且快速变化的领域。”
哈佛大学中国论坛由学生组织,是全球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聚焦中国的峰会之一。今年论坛的主题“驾驭变革的时代”,旨在促进来自中国和美国的政治、商业和学术圈领导者与思想先驱之间的对话,探索合作机会并建立互利的长期合作共识。论坛期间,来自全球的知名人士齐聚一堂,其中包括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伦敦证券交易所集团前首席执行官泽维尔·罗莱特、希腊前总理阿列克西斯·齐普拉斯、中国银行(美国)总裁兼中国商会(美国)主席胡伟,以及哈佛大学遗传学教授兼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乔治·丘奇。
成立于1997年的哈佛大学中国论坛致力于在中国与世界之间架起桥梁,探索中国企业在全球背景下的角色和贡献。在4月5日的开幕致辞中,多位嘉宾高度肯定了中国经济在全球市场的稳定作用,中国企业致力于开拓新生产力模式的承诺,以及中国市场广阔的潜力。
**资料来源:CCV资本**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