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简报:不同 AI 收入模式对出版商的利弊
快速阅读: 据《迪迪》最新报道,出版商正尝试多种人工智能收入模式,如内容许可、广告分成及按使用付费等,但均存在透明度不足和实际收益不明确等问题,未来发展需更多创新解决方案。
这份媒体简报聚焦于Digiday+会员最新的媒体趋势,并通过电子邮件每周四上午10点(东部时间)发送给订阅用户。更多系列内容 →
本周的媒体简报中,我们整理了一份出版商正在签署的不同人工智能收入模式列表——包括广告收入分成协议和内容使用费——以及每种模式的优缺点。以下是相关内容:
—
### **出版商人工智能收入模式的优缺点**
大约一年前,出版商开始与OpenAI和微软等人工智能技术公司签订内容许可协议。此后,像ProRata.AI和Tollbits这样的新公司逐渐吸引出版商的注意,并签署了新的协议,希望通过广告、订阅和内容使用费获取收入。出版商与人工智能公司之间的关系日益紧张,这一点变得尤为重要。
本周,新闻/媒体联盟发起了一项名为“支持负责任的人工智能”的广告宣传活动,呼吁美国政府保护出版商的内容免受人工智能的影响。《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和《卫报》等出版商在印刷品和线上同步发布了这些广告。出版商对人工智能公司免费抓取其内容感到不满,他们希望通过参与,帮助塑造互联网的下一阶段发展。
以下是我们总结的一些人工智能收入模式及其优缺点:
—
### **内容许可协议**
**描述**:出版商因其内容被用于训练大型语言模型(LLM)而获得补偿,例如微软和OpenAI运行的模型。今年,OpenAI与《卫报》和Schibsted签约,谷歌与美联社达成了协议。
**优点**:
– 一位匿名出版商高管表示:“这些是‘口袋最深’的大玩家。”这让出版商有机会通过让人工智能公司为其内容支付费用来训练模型,而不是免费使用这些内容,从而实现其内容资产的货币化。
– 据报道,出版商每年从内容许可中获得的收入从100万美元到500万美元不等。例如,《新闻集团》与OpenAI的五年协议价值高达2.5亿美元(现金和OpenAI积分)。
– 这类合作不仅提升了出版商自身的工具能力,还帮助开发了内部和外部产品,例如《时代》网站的AI聊天栏,以及在AI企业工具Glean中集成ChatGPT的能力。
– 此外,出版商还能在人工智能平台如何归因其内容方面拥有发言权,例如OpenAI的SearchGPT和ChatGPT。通过适当的归因,出版商希望能在其内容被引用时吸引流量回流至自身网站。
**缺点**:
– 是否归因真的能为出版商带来推荐流量尚存疑问。
– 几百万美元的收入增长虽可观,但与出版商内容被用于训练LLM的真实价值相比,是否足够值得商榷。
– 围绕这些交易的结构缺乏透明度,导致高管们常常不清楚自己是否获得了良好的交易条件。
– 像OpenAI这样的公司此前分发过高额内容许可协议,但据与Digiday交流的三位出版商高管称,该公司今年变得更为犹豫,不再追求更多的交易。
—
### **广告收入分成协议**
**描述**:人工智能搜索引擎Perplexity于去年七月推出广告收入分成模式。当用户在Perplexity的搜索引擎中提问,且出版商的网站被列为响应来源之一时,如果显示广告,该出版商可获得Perplexity广告收入的一部分,最高可达25%。Perplexity已与《时代》、《明镜周刊》和《洛杉矶时报》等出版商签约。生成式人工智能搜索初创公司ProRata也推广类似的广告收入分成模式,并与新闻/媒体联盟签约,如果其成员选择加入ProRata的内容许可协议,公司将与其分享收入。
**优点**:
– 当内容出现在人工智能引擎中时,出版商能够将其货币化。像Perplexity这样的公司也倾向于与OpenAI未触及的小型出版商合作。一位匿名出版商高管表示:“我们联系了OpenAI、Perplexity和Anthropic,Perplexity是唯一一个积极响应的。”
– 中型和小型出版商通常没有足够的时间或资源与人工智能公司签订许可协议,而ProRata和Perplexity的协议提供了灵活性,允许出版商在协议不再互利时退出。
– ProRata提供的协议中,收入分成比例为50/50,即公司总收入的50%(包括广告投放和订阅收入)将分配给加入其项目的出版商。
**缺点**:
– 这些参与者目前难以达到OpenAI等大公司提供的商业机会水平。虽然收入模式透明,但出版商实际能赚多少钱尚不明朗。
– 广告基础设施尚处于初期阶段,因此收入有限,同时推荐流量也不够显著。一位出版商高管表示:“看看我们从Perplexity获得的流量,我没有看到足够的机会让它成为巨大的收入驱动因素。”
—
### **按使用付费模式**
**描述**:ProRata和Tollbit的收入分成模式仍处于早期阶段,正在开发多种模式。例如,ProRata已经与Arena Group、BuzzFeed和Recurrent Ventures等出版商签约,并开发了一种类似于Spotify的按使用次数补偿结构。ProRata的算法分析其搜索引擎Gist生成的内容输出,查看这些内容来自何处,并与出版商分享收入。Tollbit则是一个面向出版商和人工智能公司的数据市场,允许人工智能爬虫支付“通行费”以访问出版商内容。
**优点**:
– ProRata支付给出版商的款项根据其内容在Gist中被引用的频率分配。每次引用,出版商最多可获得50%的收入,每次引用最大比例为5%。相比之下,Perplexity的上限为25%。
– Tollbit可以通过“中间人”的角色为出版商的内容创收,尤其是在OpenAI似乎放缓了与出版商内容许可交易的情况下。
– Tollbit的工具Content Cache类似内容网络交付(CDN),允许出版商控制哪些AI机器人能够访问其内容,并降低因AI机器人流量增加导致的CDN成本上涨。
**缺点**:
– Tollbit目前尚未从与出版商的交易中获得收入。第二位出版商高管指出,他们对Tollbit的主要担忧是缺乏足够的保障措施,防止其数据市场被垃圾内容占据,从而损害高质量内容出版商的利益。
– ProRata正在开发订阅模式,但受访的出版商尚未透露该模式可能带来的收益预期。
– 目前尚不清楚ProRata交易能带来多少实际收益。一位高管表示:“要到第二季度才会向出版商支付款项,没人清楚这究竟如何盈利。”
—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出版商正在积极探索各种人工智能收入模式,但在实践中仍面临诸多挑战。未来的发展需要更多透明性和创新解决方案。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