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行业划分 AI 采用情况图:贵公司的下一步行动是什么?
快速阅读: 《INSEAD 知识》消息,本文探讨企业在人工智能应用中的三种战略姿态:“观察”、“试点”和“工业化”。企业需根据自身行业在AI生命周期的位置及竞争态势,选择合适策略。成功的关键在于及时调整定位并捕捉行业内外的变化与机遇。
评估前行之路
第一步是将人工智能部署与竞争对手在三个时间范围内进行比较:
近期:
应密切监控相同地理区域或价值链环节中的直接竞争对手。如果竞争对手采用人工智能以实现差异化或降低成本,公司的市场地位可能会削弱。例如,一家欧洲建筑公司必须关注其他欧洲建筑公司的AI策略。
中期:
公司应跟踪其所在行业中在不同地区或价值链不同环节运营的企业。虽然这些企业可能不会立即构成威胁,但它们的AI进步可以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例如,一家欧洲建筑公司应观察中国或巴西同行的技术采用情况,以及其欧洲供应商的情况。
远期:
同样关键的是留意与自身行业无关的AI进展。尽管这些公司没有直接竞争关系,但它们的经验可以提供创新的视角。例如,欧洲的一家建筑公司可以从银行业或交通运输业的AI采用趋势中获得见解。
确定战略姿态
一旦公司清楚了解其所在行业在AI生命周期中的位置,并评估了这三个时间范围,就可以确定适当的策略姿态,从而有效利用AI机会。
第一种战略姿态是‘观察’。它涉及观察三个时间范围内的动态,而不采取即时行动。在过去几年中,在AI采用速度较慢的行业中,这种姿态是合理的,但现在对于除资源匮乏无法投资AI的公司外,已不再适用。
第二种姿态是‘试点’,涉及低成本的AI实验,以快速学习并降低风险,同时建立AI能力。在这里,公司需重点关注近中期。
第三种姿态是‘工业化’,涉及大规模投入,以在全职能、全业务单元乃至整个企业范围内推广AI。这种方法需要数字化转型,旨在通过AI驱动的效率超越竞争对手或避免被早期采用者超越。
在这个阶段,公司还需要关注远期的动态,因为大多数竞争对手已经采用了某些AI解决方案。他们需要想出一些“非传统”的想法来区分自己的公司。通常,这些想法会来自不同行业的公司。
例如,一位在德国建筑公司(处于AI采用生命周期的低端)工作的高管或董事会成员,可能会发现试验和低风险AI部署的机会。他们应关注价值链中的相关动态,以应对德国可能出现的需求。
相比之下,一家在比利时运营的零售银行的高管(该行业处于生命周期的高端),应密切监测直接竞争对手,同时探索专业供应商提供的新方案。他们还应关注全球金融服务领导者,如美国的摩根大通或花旗银行的动向,这些公司在AI部署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通过监测近期内、中期和远期的发展,商业领袖可以获得对行业趋势、新兴威胁和跨行业机会的洞察力。这使他们能够为组织选择正确的战略姿态。
最终,AI的成功不仅在于技术能力,更在于把握时机作出正确战略抉择。
成功的企业将是那些持续重新审视自身定位并敏锐感知行业变化的企业,从意想不到之处获取灵感。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