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b-drone 声纳陷阱概念在海军会议上亮相
快速阅读: 据《防御一》最新报道,一种名为“海矛”的新型声呐装置能从母无人机中弹射并伸展50倍原长,用于监听潜艇。它由安杜里尔与乌尔特拉海洋公司合作研发,可与水下无人机协同工作。相比传统方式,该技术降低了成本且提高了效率。
像从管子里弹射而出的弹簧玩具蛇一样,**海矛**(Sea Spear)旨在从母无人机中弹射而出,伸展至原长的五十倍——随后在水中停留数月,静静监听敌方潜艇。由无人机制造商安杜里尔(Anduril)与总部位于马萨诸塞州、专注于反潜和电子战的乌尔特拉海洋公司(Ultra Maritime)联合开发的这一新型声呐概念,旨在与安杜里尔的**深潜XL**(Dive XL)或更小巧的**海底哨兵**(Seabed Sentry)水下无人机协同工作,从中获取电力并将数据反馈给这些无人机进行机载分析。需要人工干预的信息将以声音形式传递,并通过安杜里尔的**格子网络**(Lattice Network)送达。
“你不需要一艘发出噪声的船只或潜艇。这个装置会静静地待在洋流中保持稳定。”乌尔特拉海洋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兼总裁卡洛·扎法内拉(Carlo Zaffanella)在马里兰州举办的海军联盟年度海空天博览会上说道。
军方此前也曾尝试过类似的概念,比如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在2014年推出的“浮起载荷”(Upward Falling Payload)项目,其子无人机网络会在海底待命——可能长达数年之久——直至检测到对手舰艇后才开始行动。然而,水下通信的复杂性和海水腐蚀性的挑战,催生了在传感器与战舰之间部署中介无人机的想法。
相关文章:
这种GPS替代品能否防止无人机坠毁?
军事氢燃料电池无人机即将腾飞
“水中的通信极其复杂。”扎法内拉说,“拖曳式阵列的存在部分原因是因为所有信息通常都传送到舰艇上,然后在舰艇上进行声呐处理以确定潜艇的轨迹。我们将算法推向战术前沿,这样我们通过声学通信传输的不是高带宽信号,而是低带宽信号。”
安杜里尔公司的项目与工程高级副总裁肖恩·阿诺特(Shane Arnott)表示,子无人机成本的降低也使操作人员能够在更大范围内部署声呐网络,从而以更高效的方式监控那些难以用其他手段观察到的海域。
“我们不只是打造一两台原型机——我们不仅打造原型机,还在工程设计阶段就考虑量产系统。”阿诺特补充道,并表示他设想“上百个”这样的无人机,其成本仅相当于传统潜艇成本的一部分。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