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人工智能革命重塑煤炭行业的盈利能力
快速阅读: 《OilPrice.com》消息,中国通过AI和自动化技术大幅提升煤炭行业生产力,每位工人年产出近100万美元,使煤矿利润超越投行。尽管全球呼吁减少煤炭使用,中国仍大力推动煤炭项目以确保能源安全,同时引领全球清洁能源支出。这一趋势不仅影响碳排放,还标志着经济自动化进程加速。
中国的AI革命重塑煤炭行业盈利能力
撰稿人:海莉·扎尔姆巴
日期:2025年4月7日,美国中部时间下午3:00
在中国,大哈兹煤矿正借助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技术,在煤炭开采领域实现了前所未有的生产力与盈利能力,每位工人每年的产出接近100万美元。
尽管全球呼吁淘汰煤炭,中国依然继续批准新的燃煤发电项目并增加煤炭生产,优先考虑能源安全与清洁能源计划同步发展。
中国煤矿的自动化引发了全球范围内对劳动力实践未来方向的担忧,因为这一技术展现出显著提升生产力并挑战传统就业模式的巨大潜力。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不仅没有放弃煤炭,反而对其进行了彻底革新。一家中国企业已经全力投入到人工智能的应用中来运营其煤炭开采业务,并且如今其盈利水平甚至超过了普通的投资银行。即便煤价下跌,该矿在2024年的利润率仍达到了40%。凭借能源安全和盈利能力的双重保障,煤炭很可能会在中国的能源结构中长期存在,无论气候承诺如何。
根据《南华早报》最近的一份报告,位于中国陕西省的大哈兹煤矿正在“重新定义行业的规则”。由于全力押注自动化,该矿仅需少量人员即可运作。因此,大哈兹首席执行官梁云峰表示,每位工人如今每年的产出接近100万美元。
人工智能被用于精准导航和挖掘煤层,而无人机以极快速度检查井巷,机器人则负责维修工作。此外,《南华早报》指出,“由地下定位系统引导的无人卡车穿梭于雾气弥漫、尘土飞扬的隧道中,将煤炭运往由人工智能驱动的清洗厂,在那里一名工人每天可以处理1100吨煤炭。”
这种高利润的煤炭开采技术革新并非偶然,它恰逢中国各地迅速批准新项目之时。据《全球能源监测》和《清洁空气研究中心》的数据,2024年全球煤炭发电项目的开工量中,中国占据了93%。事实上,中国政府去年批准了66.7吉瓦的新燃煤发电容量。为了提供一个参考,一座大型燃煤电厂的生产能力约为一吉瓦。
这种对煤炭的加倍投入也正值全球领导人恳请中国削减最脏的化石燃料之际。欧盟驻华大使乔治·托莱多表示:“外界观察者愈发困惑于中国为何继续限制国内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同时却在为未来闲置的煤炭资产做准备。”
但中国并未作出任何削减煤炭使用的承诺,也没有掩饰其对燃煤发电的持续投入。《卫报》最近报道指出,官方声明明确表明中国短期内无意全面去碳化,引用了中国政府近期发布的一份文件,称国家将继续“增加煤炭生产和供应能力,并巩固煤炭的基础支撑作用”。
与此同时,中国在全球清洁能源支出和发展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可再生能源对中国近年来的经济增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事实上,专家预计中国将在其声明的2030年目标之前达到排放峰值。去年,中国在清洁能源上的支出几乎与全球在化石燃料上的总支出相当。然而,中国能源结构中约70%仍然依赖化石燃料,因为可再生能源的实际整合远远落后于新增产能。
中国的能源决策对全球产生深远影响,因为它现在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者、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者,以及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要实现全球气候目标,不仅要求中国继续其令人瞩目的清洁能源扩展,还需要大幅缩小其碳足迹。而政府对煤炭的承诺以及通过自动化改造煤矿的做法无疑不利于全球环境健康。
但大哈兹煤矿所发生的一切不仅仅关乎煤炭和碳排放。它传递出一个更重要的信号,即中国经济乃至全球经济正在日益走向自动化。“大哈兹证明了智能技术既能维持生产力又能保证盈利——即便西方经济体正面临工资通胀问题。”中国工业专家普遍认为,如果西方坚持现有的劳动力实践,生产率差距将会削弱其中等收入群体。
由海莉·扎尔姆巴撰写,发表于Oilprice.com
更多来自Oilprice.com的顶级阅读推荐:
– 花旗下调短期布伦特油价预测至每桶60美元
– 马克龙呼吁采取强硬措施应对俄罗斯的持续侵略
– 美国和欧盟寻求对抗俄罗斯的核主导地位
立即下载免费的Oilprice应用程序
返回主页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