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先进的微芯片”已经亮相
快速阅读: 据《科学警报》最新报道,台积电推出全球首个2纳米芯片,预计2025年下半年量产,性能和效率大幅提升。该芯片将改善设备性能、AI应用、能源消耗及自动驾驶等领域,但面临制造复杂性和散热等挑战。
2025年4月1日,台湾芯片制造商台积电推出了世界上最先进的微芯片——2纳米(2纳米)芯片。预计将在下半年开始量产,台积电承诺这将标志着性能和效率的重大提升,可能重塑技术格局。微芯片是现代技术的基础,几乎出现在所有电子设备中,从电动牙刷到智能手机,再到笔记本电脑和家用电器。它们通过堆叠和蚀刻硅等材料制成,形成包含数十亿个晶体管的微观电路。这些晶体管实际上相当于微型开关,控制电流流动并使计算机能够工作。通常来说,芯片中的晶体管数量越多,其运行速度越快,功能也越强大。
微芯片行业一直在努力将更多的晶体管集成到更小的空间内,从而实现更快、更强、更节能的技术设备。与此前最先进的3纳米芯片相比,台积电的2纳米技术应能带来显著优势。其中包括在相同功耗下计算速度提升10%至15%,或者在相同速度下功耗降低20%至30%。此外,2纳米芯片的晶体管密度比3纳米技术提高了大约15%。这应该能让设备运行得更快、消耗更少的能量,并高效处理更复杂的任务。
台湾的微芯片产业与其安全密切相关。它有时被称为“硅盾”,因为其广泛的经济重要性促使美国及其盟友保卫台湾免受中国入侵的可能性。台积电最近达成了一项价值1000亿美元(约合760亿英镑)的协议,将在美国建造五家新工厂。然而,关于2纳米芯片是否能在台湾以外的地方制造存在不确定性,一些官员担忧这可能削弱该岛的安全。
成立于1987年的台积电,全名为台湾积体电路制造公司,为其他公司代工芯片。台湾占据全球“代工”市场(半导体制造外包)的60%,而其中绝大部分来自台积电。台积电的超先进微芯片被其他公司广泛应用于各类设备中。它为苹果制造用于iPhone、iPad和Mac的A系列处理器,生产NVIDIA用于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应用的图形处理器(GPU),还生产AMD用于全球超级计算机的Ryzen和EPYC处理器,以及用于三星、小米、一加和谷歌手机的高通Snapdragon处理器。
2020年,台积电启动了一种特殊的微芯片微型化工艺,称为5纳米FinFET技术,这对智能手机和高性能计算(HPC)的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HPC是让多个处理器同时处理复杂计算问题的做法。两年后,台积电推出了基于更小芯片的3纳米制程工艺。这进一步提升了性能和能效。例如,苹果的A系列处理器就是基于这项技术。
搭载2纳米芯片的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有望获得更佳性能和更长续航时间,这意味着设备将更加小巧轻便,同时保持强劲性能。2纳米芯片的高效性和高速度可能提升基于AI的应用程序,如语音助手、实时语言翻译和自主计算机系统(那些设计成最少或无需人工输入即可工作的系统)。数据中心可能会减少能源消耗并提高处理能力,有助于实现环境可持续发展目标。自动驾驶汽车和机器人等领域的技术将因新芯片的更高处理速度和可靠性而更加安全,更适合广泛应用。
这一切听起来都非常有前景,但尽管2纳米芯片是一项技术里程碑,但也面临诸多挑战。首要挑战在于制造的复杂性。生产2纳米芯片需要尖端技术,如极紫外光刻(EUV)。这一复杂且昂贵的过程推高了生产成本,并要求极高精度。另一个大问题是热量。即使在相对较低的功耗下,随着晶体管缩小和密度增加,管理散热成为一个关键挑战。过热会影响芯片性能及使用寿命。
此外,在如此小的尺度下,传统材料如硅可能接近其性能极限,需要探索不同的材料。话虽如此,这些芯片带来的计算能力提升、能源效率改进和微型化趋势可能是消费级和工业级计算新时代的开端。更小的芯片可能会推动未来技术的突破,创造出不仅性能强劲且更为小巧环保的设备。
多梅尼科·维奇纳扎,智能系统与数据科学副教授,剑桥安格利亚鲁斯金大学
本文由《对话》杂志根据知识共享许可重新发布。阅读原文。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