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V 是迈向不对称的一步
快速阅读: 据《台北时报》称,台湾正加强无人武器系统以强化非对称防御,首款无人舰艇“奋进魔鬼鱼”发布。但缺乏全面战略和生产瓶颈阻碍进展,需高效分配国防预算并构建完整拒止与威慑体系。
无人水面舰艇是迈向非对称性防御的一步
哈伦·塔尔哈·阿扬奥卢
鉴于其规模远小于中国,台湾不仅有必要发展非对称防御能力,而且这样做是可行的。总体防御概念(ODC)旨在引导台湾有限的国防预算和军事力量向非对称能力转型,正是为了满足这一需求。然而,政府在前参谋总长李喜明任期结束、ODC战略被放弃之后,从2019年至2023年,台湾的防御策略再次转向以大型且昂贵的平台(如护卫舰和潜艇)为中心的传统模式。
然而,俄罗斯入侵乌克兰敲响了警钟。乌克兰成功使用非对称策略和战术阻止了更大的俄罗斯军队,展示了小国如何对抗大国。这在台湾引起了深刻共鸣。自2023年初以来,台湾一直致力于强化长期被忽视的无人武器系统,作为重新关注非对称防御的一部分。
在政府支持的无人机开发计划初期,台湾的无人机制造商主要聚焦于无人飞行器(UAVs)。随着乌克兰展示无人水面舰艇(USVs)的破坏力——几乎摧毁了俄罗斯黑海舰队近三分之一的舰艇——台湾公司开始探索USVs。这一转变也契合美国印太战略提出的“地狱景观”新理念。按照美国印太司令部的构想,“地狱景观”是一种多领域战略,旨在通过大量自主和半自主系统充斥争议区域——特别是台海——来遏制中国的入侵。台湾与这一战略的结合不是选择性的——而是必要的。面对中国快速的两栖作战军事建设,台湾需要成本效益高、可扩展且灵活的拒止与防卫手段。
上周,CSBC公司发布了首款多功能无人水面舰艇“奋进魔鬼鱼”,标志着台湾在采用无人系统方面迈出重要一步。台湾的目标是利用蜂群战术和无人平台扰乱任何入侵。“奋进魔鬼鱼”是第一个公开披露的系统,但不会是最后一个。在去年的台北国际电子展和物联网人工智能博览会上,包括坤威在内的多家公司也展示了无人水面舰艇,其中包括隐形无人水面舰艇。
要使“地狱景观”概念有效,需要数以万计的无人机和无人水面舰艇。台湾正在通过进口和国内生产增加其无人机库存。在启动无人机开发计划后,国防部去年年中设定了目标,即在各种类别中获得约3000架无人机。有限的生产能力以及当地制造商缺乏制造军用级无人机的经验,使得这一目标不切实际。
台湾缓慢的无人机进展源于两个问题。首先,尽管政府和军事领导人多次强调非对称能力的重要性,但台湾缺乏全面的非对称防御战略。自2019年以来,无人机、反舰、反坦克和防空导弹的采购有所推进——但都是孤立进行的。仅靠武器是不够的。真正的非对称能力需要联合行动规划、强大的后勤保障、跨部门沟通以及围绕明确的拒止战略构建的新作战概念。
解决第一个问题将有助于解决第二个问题:生产瓶颈。许多本地无人机公司以前专注于商业市场,生产模型飞机和遥控汽车等产品。虽然像航空航天工业发展公司这样的国有公司能够制造复杂的无人机,但这些系统建造时间更长且成本更高。私营无人机制造商难以进入国际市场并获得研发资金。它们在全球已由巨头主导的国防领域中航行,通常缺乏政府协调或支持。
台湾无人机行业最有可能的发展路径是与志同道合的国家合作。然而,中国的全球经济影响力使得此类合作伙伴关系困难重重。
有了明确的非对称战略,许多这些挑战可以得到缓解。目前,军队的需求与当地企业所能提供的之间存在脱节。无人机开发就像准备均衡饮食;每个国家必须根据自己的战略需求、工业能力和预算调整其方法。
如果没有清晰且全面的战略,台湾可能会低效地分配本已紧张的国防预算。“奋进魔鬼鱼”的推出是一个有希望的信号,但这只是个开始。台湾亟需构建一个连贯的体系,将这些能力融入更广泛的拒止与威慑态势——时不我待。
哈伦·塔尔哈·阿扬奥卢是台湾安全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