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LD 退出后的 AI 责任:为什么欧盟法律仍然重要?

发布时间:2025年4月1日    来源:szf
AILD 退出后的 AI 责任:为什么欧盟法律仍然重要?

快速阅读: 据《牛津大学》称,欧盟《人工智能责任指令》虽被撤回,但其影响仍存。有效性原则要求国家法院在处理AI相关责任争议时依赖间接证据,确保与指令意图一致,强调一致性与法律确定性的重要性。

原本就激烈的关于人工智能(AI)的辩论,在欧盟委员会于2025年2月11日撤回拟议的《人工智能责任指令》(AILD)之后,又迎来了新的转折点。这一举措引发了广泛的疑问:如何处理与AI相关的责任问题,尤其是在超出《协调产品责任指令》(PLD)范围的案件中。普遍认为,在没有AILD的情况下,这类争议将仅由各国国内法来管辖。

然而,本文通过论证欧盟法律,特别是有效性原则,对国家法院处理AI责任争议的方式提出了挑战。它进一步暗示了一个不太明显的结论:即便没有《AI责任指令》,国家法院仍需得出与撤回指令意图高度一致的结果。超出PLD范围的争议仍部分受欧盟法律约束。

《AI责任指令》的撤回实际上意味着超出协调产品责任指令范围的案件将受制于各国的过失责任法,或在某些成员国,对超高风险活动的严格责任——可能包括自动驾驶汽车等高风险AI。鉴于此设置,人们可能会认为PLD范围外的责任制度完全不受欧盟法律影响,尤其是因为欧盟选择不对AI相关损害的过失责任进行协调。然而,这一假设忽略了各国法院经常引用欧盟法律——特别是《AI法案》的事实。《AI法案》实际上通过为AI开发者和部署者设定具体使用AI的义务来定义“应有的谨慎”,这是责任要素之一。重要的是,欧盟的影响不仅限于简单提及《AI法案》:各国法院通过确定违反该法案的后果来有效执行该法案。因此,处理责任索赔不当可能会削弱欧盟法律的整体执行效果。

《AI责任指令》的撤回实际上意味着超出协调产品责任指令范围的案件将受制于各国的过失责任法,或在某些成员国,对超高风险活动的严格责任——可能包括自动驾驶汽车等高风险AI。因此,当法院依据《AI法案》确立责任时,这些索赔不再纯粹是国家法律事务,而是属于欧盟侵权法范畴,受欧盟法律原则约束。

要理解为什么,有必要简要回顾欧盟侵权法的概念本身。保罗·吉尔克将欧盟侵权法描述为一个“其来源是欧盟法律,而不是国家法律”的法律框架。因此,当法院依据《AI法案》确立责任时,这些索赔不再纯粹是国家法律事务,而是属于欧盟侵权法范畴,受欧盟法律原则约束。

肯·奥利芬特进一步解释说,欧盟侵权法包含三种不同的索赔类型,其中之一是私人对违反欧盟法律的行为承担责任。因此,当法院依据《AI法案》确立责任时,这些索赔不再纯粹是国家法律事务,而是属于欧盟侵权法范畴,受欧盟法律原则约束。

这种理解并非孤立出现;它是由欧洲联盟法院的两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判决塑造的:《克雷汉》(C-453/99)和《曼弗雷迪》(C-295/04)。在这两个案件中,欧盟缺乏统一的责任制度,但欧洲联盟法院明确了其在违反欧盟法律导致损害时的立场。欧洲联盟法院裁定,原告必须有权要求赔偿欧盟法律的违反行为。重要的是,欧洲联盟法院强调,国家责任规则不应削弱欧盟权利的执行,重申在这种情况下原告必须有有效补救措施的原则。

因此,当法院依据《AI法案》确立责任时,这些索赔不再纯粹是国家法律事务,而是属于欧盟侵权法范畴,受欧盟法律原则约束。

根据这一推理,当国家法院处理因违反欧盟法律而产生的AI相关责任索赔时,如《AI法案》,此类争议成为欧盟侵权法案件。因此,这些案件受欧盟法律原则的约束,特别是有效性原则,该原则禁止国家法院适用程序性或实体性规则,使原告寻求赔偿变得过于困难。

此外,治理欧盟侵权法的原则也可能延伸至超高风险对象或活动的严格责任,特别是在AI技术被视为“超高风险”时。在此情况下,欧盟法律仍然相关,因为界定“超高风险”活动的标准与《AI法案》对高风险AI系统的分类密切相关。因此,欧盟法律可能会影响国家法院在确定责任要素时,包括什么构成超高风险对象或活动。

简言之,尽管撤回了《AI责任指令》,国家法院不会完全独立于欧盟法律运作。有效性原则确保欧盟法律的持续影响,提出了一个重要问题:当评估与违反《AI法案》相关的损害时,这一原则对国家法院施加了哪些具体义务。

违反《AI法案》的国家责任索赔的欧盟要求

因此,当法院依据《AI法案》确立责任时,这些索赔不再纯粹是国家法律事务,而是属于欧盟侵权法范畴,受欧盟法律原则约束。

找到欧盟的有效性原则对国家法院在AI相关责任案件中的要求的答案相对直接。欧洲联盟法院在《赛诺菲巴斯德》(C-621/15)案中的判决表明,在某些情况下,有效性原则可能迫使国家法院应用事实推定。“事实推定”指的不是由成文法确立的推定,而是通过司法先例发展出来的推定。通常在没有直接证据时使用,要求法官依靠间接证据和可能性模式来推断事实。

《赛诺菲巴斯德》案清楚地说明了这一点。它涉及一种乙型肝炎疫苗的缺陷指控。案件因缺乏直接证据而变得复杂,医学研究“既未确认也未排除”接种与患者死亡之间的联系。面对这种不确定性,欧洲联盟法院明确将事实推定与有效性原则联系起来。它裁定,任何禁止使用间接证据或要求特定医学研究来确定因果关系的证据规则都会削弱指令的有效性。

将这种逻辑延伸到处理复杂AI相关责任案件的国家法院——在确定过失或因果关系特别具有挑战性的情况下——也可能需要依赖间接证据。

巧合的是,这种依赖可能导致法院得出的结果与撤回的《AI责任指令》提出的建议非常相似,该指令引入了可反驳的因果关系和不合规推定。

司法先例提供了一些事实推定,国家法院可以参考这些推定以确保有效性原则得到维护。其中一个推定是res ipsa loquitur(“事情自己会说话”)。它类似于AILD的因果关系推定,基于合理的因果关系可能性(第4(1)(b)条)。res ipsa loquitur学说允许法院在情况强烈暗示时推断过失或因果关系,而无需直接证据。它适用于基于普通经验,事件的性质逻辑上导致责任要素成立的情况。

将这种逻辑延伸到处理复杂AI相关责任案件的国家法院——在确定过失或因果关系特别具有挑战性的情况下——也可能需要依赖间接证据。

巧合的是,这种依赖可能导致法院得出的结果与撤回的《AI责任指令》提出的建议非常相似,该指令引入了可反驳的因果关系和不合规推定。

例如,单一瓶子、锅炉或其他物体爆炸,车轮从移动车辆上脱落,或气体或电力泄漏。除了res ipsa loquitur,法律体系还采用类似的基于间接证据的推理,例如德国的举证责任倒置规则和法国的排除证明。在法国,如果不存在其他可能原因,则推定因果关系存在,将举证责任转移给被告。例如,如果患者在接受输血后感染,且没有其他可能原因,则诊所必须证明血液未受污染。

同时,在德国,如果产品增加伤害的可能性且该风险发生,则可能推定责任。

此外,另一个相关的推定与在AILD(第3(5)条)中引入的一个推定相呼应:如果证据被隐瞒,则推定未履行注意义务。这与contra spoliatorem(“反对破坏者”)原则一致,允许法院推断缺失或隐瞒的证据会对隐瞒方不利。

有效性原则也可能要求法院在违反《AI法案》的案件中推定因果关系,以确保其权利和义务得到维护。这种基于推定的间接证据也可能产生与《AILD》第4(1)(a)条规定的推定类似的结果。

总结

总之,尽管撤回了旨在协调AI相关损害的过失责任程序规则的《AI责任指令》,欧盟法律将继续影响国家责任实践。有效性原则确保国家法院在损害结果源于违反《AI法案》时依赖间接证据推断事实。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对间接证据的依赖意味着国家法院将得出与撤回指令意图相似的结果,表明《AILD》并未引入全新概念,而是编纂了现有的判例法原则。因此,《AILD》引发的争议似乎被夸大了。该指令的设计目的不是从根本上改变责任法,而是增强一致性与法律确定性——这对于管理涉及AI的复杂侵权案件的国家法官尤为重要,尤其是在没有直接证据或专门的欧盟法律专业知识的情况下。

德米安特·林穆特是维尔纽斯大学法学院的博士生,同时也是马克斯·普朗克比较与国际私法研究所的访问研究员。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

你可能还想读

SK海力士凭借HBM激增首次超越三星,领跑全球内存市场

SK海力士凭借HBM激增首次超越三星,领跑全球内存市场

快速阅读: 据《《韩国先驱报》》称,7月20日,SK海力士首登全球内存芯片市场榜首,受益于AI产品和HBM芯片领先地位。其季度利润达9.2万亿韩元,远超三星。 据韩联社报道,7月20日,韩国京畿道伊川,SK海力士首次登上全球内存芯片市场榜首 […]

发布时间:2025年8月1日
STAN 从谷歌、万代南梦宫和其他公司筹集了 850 万美元

STAN 从谷歌、万代南梦宫和其他公司筹集了 850 万美元

快速阅读: 据《印度教业务线》称,STAN获850万美元融资,由万代南梦宫等机构投资。计划拓展印度市场,加强AI功能与创作者工具。平台用户超2500万,专注移动端社交游戏。 记者获悉,8月1日,社交游戏平台STAN宣布完成850万美元的新一 […]

发布时间:2025年8月1日
“这改变了一切”:谷歌的人工智能模式迫使品牌重新考虑搜索策略

“这改变了一切”:谷歌的人工智能模式迫使品牌重新考虑搜索策略

快速阅读: 据《营销周》称,谷歌推出AI搜索模式,减少外部链接,提升对话式回答。品牌需调整策略,重视内容质量与品牌权威。此变化影响营销方式,竞争加剧。 据谷歌官方消息,7月29日,谷歌在英国推出了基于人工智能的搜索功能AI模式,此前该功能已 […]

发布时间:2025年8月1日
在 Android 上用更智能的应用程序替换 Google Assistant

在 Android 上用更智能的应用程序替换 Google Assistant

快速阅读: 据《电话竞技场》称,据报道,用户可从Google Play下载Meta AI应用,安装后需检查版本是否为230.0.0.36.164或更高。操作方法:进入设置,选择应用,查看Meta AI信息页底部的版本号。 据媒体报道,用户现 […]

发布时间:2025年8月1日
Xero 的英国董事总经理回击人工智能正在抢走会计工作的说法

Xero 的英国董事总经理回击人工智能正在抢走会计工作的说法

快速阅读: 据《UKTN(英国科技新闻)》称,英国科技媒体UKTN报道,Xero英国总经理凯特·海沃德表示,会计行业无需过度担忧AI自动化。尽管四大事务所裁员,但Xero仍持续投资AI技术,提升效率与服务质量。 据英国科技新闻网站UKTN报 […]

发布时间:2025年8月1日
Reddit 计划在搜索引擎市场大力推动人工智能与谷歌竞争:报告

Reddit 计划在搜索引擎市场大力推动人工智能与谷歌竞争:报告

快速阅读: 据《商业标准》称,Reddit CEO表示,公司正将平台转型为搜索引擎,整合AI功能,提升用户体验。Reddit Answers用户已超600万,计划全球推广。 据《The Verge》报道,7月11日,Reddit首席执行官史 […]

发布时间:2025年8月1日
Meta 超出预期,为“个人超级智能”做准备

Meta 超出预期,为“个人超级智能”做准备

快速阅读: 据《RCR无线》称,Meta二季度营收475.2亿美元,净利润183亿美元。CEO扎克伯格称将打造个人超级智能,但数据中心扩容遇挑战。公司计划2025年支出达1140-1180亿美元。 据媒体报道,7月25日,美国加州,社交媒体 […]

发布时间:2025年8月1日
人工智能将导致财富、权力的集中;必须使用人工智能来解决社会挑战:Nilekani

人工智能将导致财富、权力的集中;必须使用人工智能来解决社会挑战:Nilekani

快速阅读: 据《印度教业务线》称,印度联合创始人纳南·尼莱卡尼表示,AI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医疗与教育,强调简约设计和持续创新,反对全民基本收入,主张用AI放大人类潜力。 据《亚洲时报》报道,7月27日,纽约,印度信息技术服务巨头Inf […]

发布时间:2025年8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