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需求推动红外图像传感器市场 2024-30 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 5%
快速阅读: 《电子周刊》消息,到2030年,SWIR市场预计达1.02亿美元,而制冷MWIR和LWIR市场分别达11.79亿和2.49亿美元。国防需求增长推动相关技术发展,短波红外聚焦机器视觉,制冷中波红外为核心支柱,长波红外面临微测辐射热计竞争。红外成像在极端条件下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行业并购与创新加速。
到2030年,短波红外(SWIR)市场预计将达到约1.02亿美元,而制冷中波红外(MWIR)和长波红外(LWIR)市场则分别瞄准11.79亿美元和2.49亿美元。随着无人机、反无人机技术和人工智能(AI)软件定义公司的兴起,国防需求持续增长。市场对低成本技术表现出开放态度,例如量子点传感器和T2SL或类似的架构。
制冷中波红外和长波红外传感器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远程监控和反无人机系统中,而短波红外部分由于消费者采用速度较慢,正逐渐将重点转向机器视觉和监控应用。正如Yole的阿克塞尔·克鲁埃所言:“短波红外专门用于机载光电设备中的激光目标指示,它在远程监控和反无人机系统(UAS)应用中也受到广泛关注。短波红外具备基于反射成像通道的能力,并因其高大气穿透力,在复杂操作条件下的价值尤为突出。”
制冷中波红外依然是国防红外行业的核心支柱,支持从吊舱到导弹导引头以及防空平台等广泛的军事热成像系统。同样,制冷长波红外在许多相同系统中被使用,特别是在地面车辆光电设备中,其透过烟雾和灰尘的优越性能至关重要。然而,长波红外可能面临来自未冷却微测辐射热计的激烈竞争,后者以更低的成本和更高的性能水平逐步提升竞争力。目前,长波红外传感器的价格点仍高于中波红外传感器。
“红外成像在国防应用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在极端条件下提供远距离视野。”Yole的弗洛里安·多梅尼格表示,“无论是在夜晚、恶劣天气,还是被烟雾或灰尘遮蔽的环境中,红外技术都能确保可见性和目标检测。这些系统广泛应用于空域、海域和陆域平台,包括无人机和各类车辆,并成为现代军事力量步兵部队的常用工具。自乌克兰战争爆发以来,国防原始设备制造商的资本支出显著增加,这得益于政府预算和采购合同的增长。2022年至2024年间,并购浪潮重塑了行业竞争格局。这些整合正在推动整个行业的纵向整合。例如,Lynred收购NIT以及Exosens收购Xenics,使这两家公司成为短波红外领域的直接竞争对手。同时,新一代‘软件定义’的国防公司正在崛起,专注于人工智能、无人机技术和反无人机系统的交叉领域。企业如安杜里尔(Anduril)、守护AI(Shield AI)和帕兰蒂尔(Palantir)吸引了大量私人投资。这一新兴生态正在加速国防创新,挑战传统参与者,并重新定义行业的未来。”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