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能否在2047年成为人工智能和量子计算的全球领导者?
快速阅读: 据《经济时报》最新报道,印度需加强AI、量子计算和半导体领域的创新,将其知识产权转化为产品,推动经济增长和全球影响力。文章建议吸引全球顶尖学者,设立研究休假职位,并增加艺术研究投入,以提升创新能力,确保技术革命普惠大众。
印度拥有充满活力的创业生态系统和年轻的人口结构,能够乘上技术变革的浪潮。如果运用得当,人工智能(AI)、量子计算(QC)和半导体产业可能会极大推动经济增长和全球影响力。如果能够正确押注,这三个领域可能释放出前所未有的增长和全球影响力。到2030年,预计人工智能将为全球经济贡献高达15.7万亿美元——这超过了2024年英国GDP的四倍。量子计算将在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带来范式转变,并被应用于优化供应链到推进药物发现等流程。半导体制造的进步正在推动数字转型。通过投资本地芯片设计和生产,印度可以减少对进口的依赖,并成为全球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实现“愿景印度”2047,印度必须在这三个关键技术领域推动创新并转向以产品为导向的经济——否则可能在全球范围内落后。在印度的创业生态系统中,人们已经意识到想法将塑造未来。根据2024年弗劳恩霍夫协会的知识论文,印度在2023年提交了创纪录数量的专利申请(90,300件),超过10万项专利获得批准。然而,印度在将这些知识产权商业化方面面临挑战。该论文还指出,在过去十年(2014-24年),知识产权支付从48亿美元增加到143亿美元,而知识产权收入仅从7亿美元增加到15亿美元。这意味着印度支付的知识产权使用费用大约是其收入的10倍。这种不平衡反映出更大的问题,即将国内产生的知识和创新,包括潜在的数据驱动创新,转化为商业可行的产品和服务存在更广泛的问题。简而言之——我们的专利没有转化为产品。
印度的研发投资低于其他国家,但变化正在发生。设立1万亿卢比研发基金,拨款1030亿卢比用于印度人工智能任务,并建立一个深度技术基金,表明了一种推动技术创新的共同努力。访问高级联合研究(VAJRA)教员计划邀请海外科学家担任印度公立机构的兼职教员。全球学术网络倡议(GIAN)与国际专家合作,提供高等教育短期课程和讲座。虽然这些现有努力很有价值,但范围有限。为了推动印度成为研发前沿并利用侨民的潜力,它需要实施能够吸引顶尖科学头脑并带回人才以激发印度创新生态系统的计划。
为此,我们需要在分两条路径上实施计划:第一条路径旨在在未来五年内吸引来自全球前100所大学的250位杰出学者,要求他们每年至少在印度接待机构停留六个月,为期至少五年。他们应获得最高达100万美元的一次性研究经费,用于建立实验室或启动项目。第二条路径应设立1000个研究休假职位,由一次性10万美元经费支持,并提供额外年度补助。这两个路径都应提供有竞争力的生活津贴,并要求与当地学者合作以及指导博士生。
印度应该通过分配15%的资金给非科学和人文学科来拥抱艺术研究。这可以包括设计、建筑、表演艺术和数字媒体等领域——这些专业领域不仅丰富文化,还能推动创新,提升解决问题能力,并有助于可持续城市发展。其他国家如中国在这方面取得了成功。通过像青年千人计划(YTT)这样的举措,中国通过提供大量财政激励和研究支持成功吸引了2万名华裔科学家回国。相比之下,顶尖人才继续离开印度前往海外科技公司寻求机会。几乎所有印度的人工智能研究人员都选择了在美国、澳大利亚和英国等地的职业生涯。印度人在西方领先科技公司的高层职位中产生了影响。我们当前的挑战是带回这些顶级研究人员、学者和技术人员,以及来自世界各地的最佳人才,为印度的故事贡献力量。
一个专门的国家计划至关重要,该计划激励持续参与印度研发生态系统,并提供1000个休假职位给来自前200所大学的学者。当你将这些努力与我们充满活力的初创运动和深度技术基金结合起来时,印度可以站在这些新兴技术的前沿,确保技术革命惠及所有人。
(免责声明:本文中的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意见。这里表达的事实和观点并不代表www.economictimes.com的观点。)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