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张客运 eVTOL 运行许可证
快速阅读: 《中国国际电视台》消息,2025年3月25日,EH216-S电动垂直起降飞机在深圳完成试飞。中国民航局随后颁发全球首张无人驾驶航空系统运行许可证,开启低空经济“载人时代”。此证由亿航智能子公司及合资公司获得,支持城市空中交通商业化运营。报告称低空经济为2035年重点产业,各地政府加速布局。
2025年3月25日,EH216-S电动垂直起降(eVTOL)飞机在深圳、中国南方的广东省成功完成试飞。
中国民航局于3月28日向亿航智能旗下的两家专注于城市空中交通(UAM)运营的公司颁发了全球首张无人驾驶航空系统运行许可证,标志着中国低空经济“载人时代”的正式开启。
低空经济是指以低于1000米(有时扩展至3000米)的空域中开展活动、业务和服务所形成的新兴经济生态系统。它通过利用无人机和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等低空飞行器,在救援、勘测以及货物和乘客运输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这种经济模式整合了通用航空制造业、数字基础设施和跨行业应用,成为中国新型生产力发展的关键支柱之一。
广东亿航通用航空有限公司——纳斯达克上市的eVTOL公司亿航智能的全资UAM运营子公司,以及合肥合翼航空——由合肥国有资本与亿航联合成立的商业UAM运营公司,分别获得了该证书。
这两家公司运营的EH216-S eVTOL飞机是全球首款且中国唯一的载人自主eVTOL,具备完整的三大认证资质——型号认证、标准适航证和生产许可认证。该飞机已累计完成超过6万次安全飞行,可服务于城市空中交通、物流、旅游等多个领域。如今获得运营许可,标志着UAM可以正式面向公众开展商业化运营。
根据这一许可,乘客可在广州(位于华南广东省)和合肥(位于华东安徽省)的指定运营点购买低空观光游和城市空中通勤服务的机票。
与此同时,据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CEIID)在北京中关村论坛2025年会上发布的未来产业赛道研究报告指出,低空经济和通用航空被列为2035年的重点未来产业。
CEIID未来产业研究中心主任蒲松涛强调,未来产业已成为全球技术竞争的核心。在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六个其他部委于2024年联合发布战略框架后,中国在该领域的战略布局显著加速。
全国各地的地方政府正在迅速制定专业化策略。北京已确定20多个重点发展领域,特别聚焦通用人工智能和商业航天。上海正着力培育未来健康产业集群,而长江三角洲地区则致力于促进低空经济的协同发展。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