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海力士完成对英特尔NAND业务的收购,完全控制Solidigm
快速阅读: 据《技术点》称,英特尔将NAND业务售予SK海力士,总金额达88.5亿美元。SK海力士收购全部知识产权与人员,Solidigm并入其体系。英特尔专注高增长领域,SK海力士增强市场地位,但仍需整合两种NAND技术。此交易重塑NAND市场格局,推动技术创新。
英特尔与SK海力士终于完成了长达数年的交易,SK海力士以总计88.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英特尔的NAND闪存业务。这笔收购标志着全球半导体行业的又一里程碑。
在交易的最后一步,SK海力士支付了19亿美元,确保获得了包括知识产权、研发资源以及核心人员在内的关键资产。这意味着Solidigm可以完全整合进SK海力士体系,并推动下一代存储产品的研发。
这项收购分两阶段完成。第一阶段在2021年12月结束,SK海力士以66.1亿美元收购了英特尔的SSD业务及中国大连的NAND制造工厂。同时,英特尔的企业SSD业务被重新命名为Solidigm,在SK海力士旗下独立运作。不过,最初交易并未涵盖NAND相关的知识产权、研发基础设施和技术员工等重要部分。这些元素在过渡期间仍由英特尔掌控,限制了Solidigm与SK海力士之间的全面协作。
第二阶段于2025年3月27日完成,SK海力士通过支付剩余的19亿美元,获得了英特尔的NAND专有技术和研发团队。这一举措让Solidigm实现了完全的运营自主权,并促进了与SK海力士现有业务的无缝对接。
英特尔方面表示,此次出售是其战略调整的一部分。公司决定退出利润空间不断缩小的商品化NAND市场,转而聚焦于人工智能芯片和先进半导体制造等高增长领域。
对于SK海力士来说,这次收购显著增强了其在全球NAND市场的竞争力。通过整合Solidigm,SK海力士不仅获得了英特尔标志性的浮栅NAND闪存技术,还巩固了其在企业SSD领域的地位。如今,SK海力士已成为仅次于三星电子的第二大NAND内存制造商,市场份额超过20%。
然而,未来仍面临诸多挑战。尽管SK海力士擅长电荷陷阱闪存(CTF)技术,但Solidigm依然依赖英特尔的浮栅NAND技术来生产高端耐用型SSD。短期内,这两种技术可能需要分别运行以发挥各自的优势。但从长远来看,SK海力士可能会尝试统一制造流程,优化资源配置。
此外,随着交易完成,英特尔在SK海力士大连工厂生产NAND晶圆的合作协议也宣告结束。双方均得以摆脱历史遗留问题的约束,全力推进各自的业务发展战略。
总而言之,这项收购不仅重塑了全球NAND市场格局,也为未来的技术创新奠定了坚实基础。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