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海军可以以 2.672 亿美元的价格从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购买多少架无人机?
快速阅读: 《杂色傻瓜》消息,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MQ-4C无人机项目因成本严重超支,从最初每架3000万美元涨到6.18亿美元,导致订单大幅减少。这反映了公司在无人机领域的困境,尽管它在其他项目如B-21轰炸机上有布局,但其财务表现和增长潜力仍令人担忧。
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NOC,下跌0.39%)自十多年前开始为美国海军打造MQ-4C“海神”无人飞行器以来,这款无人机原计划是海军广域海上监视(BAMS)演示项目的核心。当时,海军打算购买多达68架“海神”无人机,总合同金额高达12亿美元。然而,事实证明,这些新型无人机的实际成本远超最初的预估,随着时间的推移,海军大幅削减了采购数量。实际上,根据五角大楼每日合同公告摘要的最新合同信息显示,海军上一次从诺斯罗普订购任何“海神”无人机是在去年十月,订购了三架美国海军版本和一架澳大利亚版。令我惊讶的是,本月早些时候我发现海军刚刚再次订购了两架这种海上监视无人机。更令人震惊的是价格:2.672亿美元。
**成本严重超支**
简单的计算就能表明,在最初预计以68架无人机花费12亿美元时,海军认为可以从诺斯罗普以每架略高于3000万美元的价格购买“海神”无人机,这在五角大楼预算中算是非常划算的交易。但生产成本已经急剧上升,并且似乎没有放缓的迹象。本月早些时候宣布的合同——两架“海神”无人机和一个海军主要作战基地,意味着MQ-4C的单价已经飙升至超过1.33亿美元/架。即便考虑通货膨胀因素,这也是一笔相当大的成本超支。而且情况还在恶化。
**类似的历史教训**
当然,政府武器项目出现成本超支并不罕见。这一案例让我联想到上世纪90年代末空军的B-2隐形轰炸机项目,该项目也遭遇了类似的成本超支问题,并最终在远远低于最初生产目标的情况下被取消(只生产了21架,而不是计划中的132架)。正如一位业内人士所调侃的那样:“B-2‘ literally cost its weight in gold’(字面意义上是以黄金重量计价)。”我怀疑类似的因素也在推动“海神”无人机的成本从每架3000万美元上涨到6.18亿美元。
**对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的意义**
这对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意味着什么?无论成本增加的原因是什么,这种动态对这家国防股来说都不是好兆头。去年,《FlightGlobal》报道称五角大楼计划在2028年10月之后,在建造第27架——也是最后一架——供海军使用的“海神”无人机后关闭生产。(澳大利亚将在购买四架无人机后提前结束采购。)随着乌克兰战争的爆发,显然表明作战人员更倾向于选择廉价且易消耗的中小型无人机,而不是像“海神”这样复杂且昂贵的系统。从这个角度来看,“海神”项目的突然终止,就像北控的Fire Scout无人机直升机和RQ-4全球鹰无人机生产线的停产一样,表明诺斯罗普可能已经决定(自愿或被迫)退出这一特定领域的武器生产。
**未来的挑战与机遇**
当然,诺斯罗普还有其他项目在推进中。例如,它为空军研发的B-21隐形轰炸机尚处于初期阶段。海军近期授予诺斯罗普一份35亿美元的合同,用于建造E-130J末日飞机,并且该公司正在通过其新的Manta Ray无人机潜艇开拓更广阔的市场。我对诺斯罗普早期向航天领域转型的努力感到鼓舞。尽管如此,我不得不承认,我对诺斯罗普未能成为我曾经希望的无人机生产巨头感到非常失望。随着这项业务的萎缩,我只能观察该公司的财务数据,其自由现金流相对于报告收益表现不佳,以及其长期每股盈利增长率仅为3%(根据标准普尔全球市场情报估算),感叹诺斯罗普从未实现其潜力。即使以17.5倍的市盈率估值,我也提不起兴趣购买诺斯罗普·格鲁曼的股票。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