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音公司加快 MQ-28 幽灵蝙蝠无人机的开发,与即将到来的空对空导弹测试进行战斗整合
快速阅读: 《全球防务动态》消息,波音MQ-28“鬼蝠”无人机测试进展顺利,或将扩展机队并测试空对空导弹,以提升进攻能力。该机旨在协同有人机作战,已积累超100飞行小时。其Block 2版本提升续航与载荷能力,可能吸引国际关注。美国空军NGAD计划中,波音获F-47战斗机合同,显示其在航空领域的多方面发展。
波音尚未决定测试是否使用Block 1版本还是未来的Block 2版本,但预计随着新机型的加入,MQ-28“鬼蝠”的测试机队将会扩大。装备内部武器舱是预期的一项发展,以增强进攻能力。这次首次空对空导弹试验将验证武器系统的集成情况,可能包括AIM-120先进中程空对空导弹(AMRAAM)、AIM-9X“响尾蛇”导弹或澳大利亚自主研发的导弹。这一发展使“鬼蝠”成为未来协作空中作战概念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在这种概念中,自主无人机支持有人驾驶飞机在作战场景中的应用。
波音MQ-28是一种无人协作战斗飞机,旨在与现有空中平台协同操作。它配备了先进的自主技术,提升了情报、监视、侦察和预警任务的能力,同时降低了有人驾驶资产的风险。其长度为11.7米,航程超过2000海里,以有人驾驶战斗机十分之一的成本提供类似战斗机的性能。其开放式架构设计可以快速集成新功能并适应特定任务需求,提高了盟军的作战灵活性。
Block 2变体的引入旨在提升MQ-28“鬼蝠”的续航能力、载荷能力和与其他飞机的互操作性。这一发展与更广泛的协作战斗飞机(CCA)趋势一致,正如Kratos XQ-58“瓦尔基里”、美国空军的Skyborg计划以及英国BAE系统公司的“忠诚翼人”项目所展示的那样。在此背景下,MQ-28“鬼蝠”可能成为其他空军,特别是北美地区空军的一个潜在选择。
自其测试计划开始以来,MQ-28“鬼蝠”已积累了超过100个飞行小时,验证了自主算法并逐步融入人工智能能力。波音还进行了飞行中的适应性实验,确认了飞机根据任务需求调整轨迹和操作参数的能力。波音国防澳大利亚总经理艾米·李斯特表示,“鬼蝠”在国内和国际上的兴趣持续增长,这得益于其表现出的性能以及澳大利亚政府的支持。虽然“鬼蝠”是在与澳大利亚皇家空军合作开发的,但在没有持续生产合同的情况下,其长期前景仍不确定。然而,波音对该计划的潜力持乐观态度,指出澳大利亚和美国都有机会。
已有几架MQ-28“鬼蝠”被运往北美密苏里州的圣路易斯,与美国空军进行测试,引发了关于可能将其纳入美国空军协作战斗飞机计划的猜测。这一公告正值波音公司多项发展的关键时刻,该公司近期被美国空军选定参与下一代空中优势(NGAD)计划,该计划专注于开发第六代战斗机。2025年3月21日,美国空军正式授予波音公司新型战斗机合同,命名为F-47。帕克确认NGAD原型机的试飞测试已进行了多年,表明项目的成熟度。美国空军还透露,两个竞争性的NGAD原型机已秘密飞行了五年,另一款设计由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负责开发。
MQ-28“鬼蝠”继续通过一系列旨在整合进攻能力的测试不断推进,巩固其作为协作战斗无人机的角色。即将到来的空对空导弹演示将是波音公司在该项目发展中一个关键里程碑,可能影响其在澳大利亚之外的应用。作为更大范围向自主航空和有人驾驶航空整合的一部分,“鬼蝠”可能在盟军未来空中作战战略中发挥核心作用。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