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见证数字广告的下一阶段
快速阅读: 据《媒体邮报》最新报道,谷歌母公司字母表公司、亚马逊和微软计划未来三年在公共云服务器上投入超2500亿美元,支持生成式AI服务。晨星分析称,即使生成式AI需求不如预期,其数据中心仍具价值。三家公司拥有分销优势,可通过云计算等直接或间接获利。
由撰稿人劳里·沙利文撰写
@lauriesullivan 大约一个多小时前
谷歌母公司**字母表公司**、亚马逊和微软预计将在2025年在公共云服务器上投入超过2500亿美元的资本支出,以支持生成式人工智能(GAI)服务。晨星的分析师指出,这一趋势与行业早期见证互联网诞生时的情况类似。许多ChatGPT用户尝试使用OpenAI刚推出的40图像生成功能,导致公司暂时限制了使用次数。作为微软支持的公司,OpenAI表示需求量之大已经对其计算资源造成了压力。OpenAI首席执行官**山姆·阿尔特曼**在X平台上发文称,看到人们享受这一功能非常有趣,但他开玩笑说,“显卡似乎都要撑不住了。”
CPU算力和云空间的需求让部分投资者疑惑这些公司在生成式人工智能上的投资是否能为这些科技公司带来强劲的经济回报。我们大多数人正看着广告业的下一步发展,而幸运的是,有人正在推动它实现。晨星资深分析师**丹·罗曼诺夫**指出,即使生成式人工智能需求未如预期那样增长,这些公司的数据中心同样有价值,可用于其他场景,因为各种工作负载正继续向云端转移。例如,在广告领域,这可能包括服务器和其他媒体网络及平台。
提供独立投资研究的晨星公司周四发布了一份报告,估计生成式人工智能将产生类似于技术行业在公共云访问中所经历的高额经济回报。预计生成式人工智能市场在未来五年内将以75%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该报告指出,长期成功将依赖于对大型语言模型(LLMs)的投资以及对能够运行人工智能推理工作负载的基础设施的投资。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投资有望催化云计算支出的增长,目前生成式人工智能工作负载的需求已显示出增加的迹象。
尽管2025年资本支出可能会加速,但晨星分析师认为,从2026年起,三家公共云巨头的资本支出将放缓。晨星认为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需求并非一时热潮。报告还指出,“对这项技术的需求是真实的,并且有可能改变现代企业。”晨星指出:“过去两年,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的价格急剧下跌。”“随着价格持续下降,对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的需求迅速增加。”
亚马逊、谷歌和微软具备“分销优势”,不仅可以直接通过其云计算业务货币化生成式人工智能,还可以通过改善其核心业务(如广告、生产力工具和零售)间接货币化这项技术。这些公司正在研发自家定制的AI芯片,随着时间推移,这将使它们在成本上明显优于那些依赖现成GPU进行训练/推理的公司。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