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支离破碎的世界中与 AI 协作
快速阅读: 据《外交信使》最新报道,人工智能正深刻影响教育,带来机遇与挑战。它能个性化学习、拓宽知识获取途径,但也引发虚假信息、资源不平等等问题。需制定负责任的政策,确保AI辅助而非取代人类创造力,共创人机和谐发展的未来。
人工智能正迅速改变教育格局,让教育工作者既感到兴奋又充满忧虑。教育工作者对人工智能既抱有热情也心存不少顾虑,这反映了社会对科技快速发展更广泛的反应。像《2001太空漫游》(1968年)、《黑客帝国》(1999年)和《复仇者联盟:奥创纪元》(2015年)这样的电影探讨了人工智能既是人类盟友也是威胁的可能性。尽管这些描述曾经看起来像是科幻,但今日的AI发展让它们的警告变得愈发相关。尽管存在这些担忧,人工智能的创造者普遍希望推动人类的进步。这一愿景是我们成立智囊团“智识社”(Saviesa)时讨论的重点,该组织致力于在人工智能时代重塑教育。
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潜力巨大——它能够定制化学习、拓宽知识获取的渠道,并支持具有多样化学习需求的学生。由人工智能驱动的工具已经通过协助教师简化工作流程并专注于提升学生参与度而改变了课堂。然而,这些进展也带来了挑战。人工智能制造的虚假信息、深度伪造技术以及算法偏差引发人们对学术诚信和教育资源可靠性方面的担忧。此外,对人工智能的过度依赖引发了对就业流失和教育不平等加剧的忧虑。
关键在于合理运用人工智能——发挥其优势的同时保护推动创新与伦理决策的人性特征。通过制定负责任的人工智能政策并优先考虑教育,社会可以确保人工智能成为人类创造力的助手而非替代者。目标不是取代人类创造力,而是放大它,打造一个人工智能与人类和谐共存的未来。
人工智能的潜力如同一把双刃剑,唯有以智慧驾驭,才能引领教育迈向新的高度。让我们携手前行,在科技与人文的交汇处,共同书写未来的篇章。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