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评估人工智能时代的“核冬天理论”
快速阅读: 据《现代外交》称,随着AI在核领域的应用加深,核战争的气候影响备受关注。研究显示,即使是有限核冲突也可能引发灾难性气候后果,威胁全球安全。各国需重视核冬天理论,将其纳入现代遏制策略,以减少核战争风险。
随着人工智能(AI)成为全球社会和国家核态势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负责任的核政策的需求从未如此迫切。对掌握新型安全相关技术的竞争加剧引发了对气候灾难或核扩散失控等重大共同安全风险的担忧。尽管AI在医疗、农业和气候变化等诸多领域提供了光明的前景,甚至在利用核能和平用途方面也是如此,但将尖端技术和核国家之间的军备竞赛结合在一起,带来的风险不可忽视,引发了许多重要问题。
核困境已不再是早期核时代的样子。新兴的战略环境与冷战时期截然不同,呈现出多方参与者的特点。东欧脆弱的安全环境可能迅速升级为核战争,需要核武国家(NWS)提供可靠解决方案。俄罗斯和美国之间最后一个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将在2026年到期,这为各国采取侵略性军事行动敞开了大门。在先进武器的时代,即使是有限的核冲突后果也难以想象。对人类安全的最大威胁之一是即使小规模核冲突的环境影响。重新评估核冬天理论显得尤为紧迫。
核冬天假说的基础建立在克鲁岑和伯克斯(1982年)的观点上,指出核战争会引发大规模森林火灾,在对流层形成浓烟。然而,理查德·P·图尔科、奥文·B·托恩、托马斯·P·阿克曼、詹姆斯·B·波利克以及卡尔·萨根在1983年核军备竞赛的高峰时期创造了“核冬天”一词,以分析核大国之间有限核战争的影响。这些研究人员被称为‘TTPAS’。众所周知,原子弹爆炸会产生热辐射、电磁波及碳放射冲击波。该理论认为,核爆炸产生的烟尘,尤其是城市和工业区的烟尘,会上升并在平流层滞留,使地球气温降至最低。大气中的烟雾会阻挡阳光,导致地表降温和平流层升温,破坏臭氧层并产生高频紫外线,改变地球气候。虽然TTPAS仅使用了一维辐射对流模型,但亚历山德罗夫和斯坦奇科夫(1983年)是率先实施三维广义循环模型(GCM)的先驱,该模型包括了核爆炸对海洋的影响。先进的研究表明,核战争可能会产生溢出效应,导致全球农业崩溃,数十亿人挨饿,即使是在未直接参与战争的地区,同时也会在战场区域杀死数亿人。
尽管存在质疑和批评,这一理论在21世纪借助如WACCM等先进模型得到进一步巩固。计算和气候建模的进步推动了关于核战争致命气候影响的讨论,促进了核武国家之间的军控和裁军谈判。由于影响程度取决于核武器数量和威力,通过AI发展提升核武库只会使其更具杀伤力。2007年,罗博克等人使用当代最先进的GMC-ModelE进行了新的气候模型模拟。该模型用于估算产生50和150Tg烟雾时的气候反应。该案例的影响幅度与千年尺度的气候变化相当。烟雾造成的冷却效果超过上一次冰期18000年前的水平。
十字路口过去十年见证了AI能力的快速发展及其与军事目的的深度融合。AI的军事应用可能影响核武装国家的威慑体系和战略稳定。在导弹预警系统、情报、监视与侦察(ISR)、以及核指挥、控制与通信(NC3)中引入机器学习程序影响了核领域的保密氛围,增加了核武装国家间误判和误解的风险。各国正大力投入采用先进AI技术,加剧了核武国家间的不安全感和不确定性。
印度正在探索深度学习在雷达技术中的应用可能性,并计划发射一支由50颗AI赋能的监视卫星组成的舰队。与此同时,美国国家地理空间情报局计划在未来五年内大力投资数据标注服务,以提高地理空间和卫星图像分析的机器学习技能。增强的传感网络和捕捉复杂统计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建立信任的能力,但在另一方面,也加剧了核武国家间的不安全感和不确定性。
结论
随着技术军备竞赛的持续进行以及通过整合AI系统提升核能力,各国亟需研究核战争的气候影响。在此背景下,基于AI驱动的气候模型的核冬天理论研究取得了进展,为该理论提供了更强有力的支持,但在战略环境中仍未引起足够重视。尽管最初的研究强调有限的核战争,但在数字时代,即使是有限的核冲突也会对地球和人类造成灾难性的气候影响。2021年4月,美国国会指示国家科学院(NAS)研究和评估核战争的气候影响。该研究重点研究烟尘及其他碎片对天气、农业及生态系统长期可行性的影响,以及现有核爆炸引发火灾和气体大气传输的模型。核饥荒的研究为理解核冲突的环境影响提供了新视角。从当前讨论来看,自1980年代以来科学认知薄弱的领域中,核冬天理论对全球安全仍然具有重要意义。现在重要的是,最近的核冬天研究结果应融入当代遏制理念中,以降低核战争风险。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