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 AI 初创企业被敦促专注于独特的应用
快速阅读: 据《婆罗洲公报》称,新加坡AI初创公司欲吸引投资者,需专注创新应用与解决方案。专家指出,降低成本虽重要,但独特高价值应用更具吸引力。随着AI模型普及,本地公司需通过专业化应用脱颖而出。投资趋势转向AI代理及企业应用,强调实用性与可扩展性。全球AI投资活跃,新加坡相关投资虽小幅下滑但仍强劲,投资者关注效率、可扩展性与盈利路径。
**《海峡时报》— 新加坡人工智能初创公司若想吸引更多投资者目光,需专注开发创新应用,提供现实世界解决方案,尤其在金融科技、医疗保健和数据分析等领域,业内专家指出。**
据《海峡时报》报道,业内人士称,初创公司不应仅依赖成本竞争,而应利用现有AI模型打造定制化解决方案,从而提升独有的附加价值。英诺万资本东南亚合伙人**毕哲豪**指出,虽然成本效益仍是考量因素之一,但投资者更关注初创公司在基本AI框架基础上构建独特应用的方式。“投资者可能更青睐那些能开发独特、高价值应用的公司,而非单纯追求低开发成本的企业,”他说道,“这不仅关乎成本效益,更关乎防御性和初创公司创造专属价值的能力。”
随着AI模型变得越来越易获取且价格合理,专家建议,通过专业化应用实现差异化将成为本地AI公司脱颖而出的关键。今年一月,中国AI初创公司**深度求索**凭借其同名聊天机器人引发轰动,声称其成本仅为行业巨头如**开放AI**的**ChatGPT**等其他聊天机器人的几分之一。深度求索也是一个开源模型,意味着任何人都能自由下载、复制并修改其代码以开发自己的应用程序。毕哲豪提到,AI仍然是高优先级投资领域,但由于低成本模型的普及,投资者的目光已从单纯的AI开发转向了如何以“变革性”的方式应用它。“最具投资吸引力的初创公司将是那些超越通用AI能力,构建特定行业解决方案的公司,无论是在金融科技、医疗保健还是企业自动化方面。”
生成式AI初创公司**添利AI**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陈蒂娜**表示,早期AI融资集中于基础模型,但如今投资者正转向AI代理——即自主系统在最少的人类干预下执行特定任务——以及企业应用。“企业需要无缝集成的AI,而不仅仅是通用模型——公司不会为原始AI买单,但会为能带来可量化生产率提升或收入增长的解决方案买单,”她说,“显然,AI不会被最便宜的模型赢得,而是会被最实用和可扩展的解决方案赢得。”
咨询公司**安永**的一份一月份报告显示,在2024年第四季度,全球风险资本投资达到七个季度以来的最高水平,主要由对AI日益增长的兴趣推动。根据该报告,AI行业占本季度五大交易额,其中由**淡马锡控股**支持的AI初创公司**数据块**获得了高达100亿美元(约合133亿新元)的巨额融资轮。
在新加坡,2024年的投资活动较前一年略有下降,但仍保持强劲。根据**新加坡企业发展局**和**皮克布克**的11月报告,2024年深科技公司通过96笔交易筹集了8亿美元,低于2023年的10亿美元和118笔交易。这些公司开发物联网、量子计算和AI等领域的先进技术。创业加速器**部落**首席执行官**黄毅明**表示,这里的投资者正在关注那些展示出明确效率、可扩展性和盈利能力路径的初创公司,深度求索的崛起反映了对高效低成本AI开发需求的增长。这包括开发高效低成本或‘轻量化’的AI解决方案或针对预测分析和自动化等行业定制应用的公司,他说。
但是,成本本身不会决定市场成功,即使解决方案价格较高,提供面向特定行业挑战的垂直AI解决方案的初创公司将继续吸引投资者。“实际应用场景、监管合规、伦理考量以及与现有工作流的整合将是至关重要的成功因素。还有机会在支撑AI部署的基础设施与使能技术中,例如专用硬件、数据管理平台及云计算服务,”他说。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