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型 Z-20F 成为其主要舰载直升机,中国实现了反潜战能力的现代化
快速阅读: 《全球防务动态》消息,直-20F舰载直升机提升中国海军反潜能力,可搭载多种反潜设备,逐步替换老旧机型。该机采用国产发动机,具备长航时和高可靠性,将配装多型舰艇支持航母作战。
无论这是真机还是模型,这并不重要,因为它表明从这一批次开始,直-20F将加强中国海军建立水下防御圈的能力,特别是在支持航母打击群在深海环境中的行动。直-20F是直-20中型多用途直升机的舰载化改型,其设计基于西科斯基UH-60黑鹰直升机。它采用了电传操纵系统、五叶主旋翼以及针对海上作业的结构修改。与作战半径仅为50公里的直-9C相比,直-20F拥有更远的作战范围,能够在反潜巡逻中提供更大的覆盖面积。
直-20F的研发起源于中国对一款中型舰载直升机的需求,以支持海军行动。中国人民解放军(PLA)于1984年首次购买了24架西科斯基S-70C-2黑鹰直升机,但由于1989年的美国和欧盟武器禁运限制了进一步采购。这导致了国产直升机项目的启动,并最终在2013年实现了陆基直-20首飞。直-20F变种专门用于反潜作战(ASW),集成了专用于探测和攻击潜艇的任务系统。
直-20F于2018年开始被观察到进行测试,并通过逐步的操作评估不断改进。在2024年的珠海航展上,直-20F及其运输/突击变种直-20J同时亮相,展示了它们在中国海军航空能力扩展中的作用。目前,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正在大规模生产直-20F,首批单位已分配给052D和055型驱逐舰。有报道称,产量正在逐步增加,以逐步取代老旧的卡-28和直-9C直升机,这些直升机在航程、续航能力和机载传感器能力方面存在局限性。
预计未来几年内,直-20F将被整合到各种水面舰艇上,如054B型护卫舰、052DM型驱逐舰、075型两栖攻击舰、003型福建号及未来的004型航母,以扩大中国的海军航空能力。此外,该直升机还计划支持未来的航母和两栖远征作战。直升机配备了专门用于反潜战的传感器和武器,包括鱼-7轻型鱼雷、磁异常探测器(MAD)和类似于美国AN/AQS-22机载低频声呐(ALFS)的拖曳式声呐系统。左机身安装有声呐浮标发射器,以增强水下探测能力。直-20F还可以携带自导深水炸弹,并配备KD-10空地导弹,以增强对地攻击能力。
直-20F由两台国内自主研发的WZ-10涡轴发动机提供动力,每台发动机可产生2100至2700马力。这种配置使直升机能够达到最大速度360公里/小时,巡航速度290公里/小时,作战范围560公里。其服务升限为6000米,在沿海和开阔海域环境中均具有灵活性。飞机结构采用复合材料减轻重量,最大起飞重量为10000公斤,并采用抗腐蚀组件以提高长期海上作业的耐久性。与卡-28和直-9C相比,直-20F在高盐度环境下维护需求更低且可靠性更高。
直-20F的一大特点在于其持久性和任务延展能力。其发动机配置支持持续执行反潜巡逻任务,有助于舰队级反潜探测与交战。尽管航程较短,但其载荷能力更强,并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集成。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