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 中国科技巨头为 AI 战争挖昂贵的战壕
快速阅读: 据《孟加拉国每日星报》最新报道,中国科技巨头腾讯和阿里巴巴正大举投资人工智能,竞争激烈。腾讯计划将收入的“低两位数”用于AI相关支出,而阿里巴巴承诺三年投入526亿美元。尽管需求增长,但价格战和不确定的回报率给盈利带来压力。
中国科技巨头为AI战争投入高昂成本
2025年3月22日星期六下午07: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年3月22日星期六下午08:02
路透社,香港
一名女子曾在2023年7月6日上海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腾讯展位前使用笔记本电脑时观看。
照片来源:法新社/档案
当竞争对手争相投入重金时,这通常不是什么好兆头。在中国,腾讯和阿里巴巴等科技巨头正围绕人工智能领域展开激烈竞争。正如西方的情况一样,当前的商业模式尚不明朗,竞争态势异常激烈,且回报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显现。
去年,腾讯将其资本支出翻了一倍多,达到了107亿美元,占总收入的12%。腾讯表示,计划今年将收入的“低两位数”百分比用于相关支出。这一数字相比两年前不足5%的比例有了显著提升。其中大部分资金将用于采购大量的图形处理器和服务器,这些设备主要用于支持腾讯的广告和视频游戏业务。
同时,新的设备还将助力其新兴的人工智能服务进行模型训练与部署。加上研发费用增加了10%,达到近100亿美元,腾讯的支出增长速度令人瞩目。
其主要竞争对手阿里巴巴同样面临类似情况。据路透社报道,阿里巴巴在1月份宣布,未来三年将在云计算和人工智能基础设施上投入至少3800亿元人民币(约合526亿美元)。与此同时,抖音母公司字节跳动今年已预算超过1500亿元人民币,主要用于数据中心和网络设备的建设。
的确,由于深度求索(DeepSeek)提供的低成本甚至免费模型,中国大陆对聊天机器人和代理的需求正在加速增长。例如,腾讯的AI助手元宝(Yuanbao)的日活跃用户数量在2月至3月间增加了20多倍,公司对此进行了披露。
然而,问题在于,这些巨额投资是否能在未来产生回报并不明朗。腾讯高管指出,人工智能有望提升现有业务的利润率。但同时承认,人工智能仍处于早期阶段,因此“很难谈论最终状态会是什么模样”。
对盈利能力更为直接的威胁则来自中国蓬勃发展的AI产品和服务领域的价格战加剧。去年,例如,阿里巴巴宣布对其通义千问(Tongyi Qwen)系列大型语言模型的价格削减幅度最高可达97%。而深度求索在二月份表示,将在非高峰时段向开发者提供高达75%的折扣。投资者需做好长期降价的心理准备。
腾讯于3月19日表示将进一步加大对人工智能的投资力度。该公司总裁马化腾提到,2025年的资本支出将占收入的“低两位数”比例。
同一天,腾讯报告称,截至12月底的三个月内,其收入为1720亿元人民币(约合238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了11%。国内游戏收入在本季度增长了24%,达到33.2亿元人民币。3月20日上午交易时段,腾讯股价下跌2.7%,收于525.50港元。
发表评论
**评论政策**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