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无人机有哪些不同的风险和回报? |解释
快速阅读: 据《印度教徒》称,日本近期在冲绳附近发现两架中国无人机,引发关注。通常无人机因作战能力有限且成本较低,威胁性被认为小于有人驾驶战机。然而,这可能导致冒险行为增加。印度需应对无人机入侵问题,尤其是在与邻国关系处理上,需谨慎避免局势升级。未来印度军事战略应适应无人机日益重要的趋势。
截至目前为止,故事是这样的:近日在日本冲绳附近的空域发现两架中国无人机,日本迅速展开追逐。然而,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有人驾驶的战机出现在日本领空附近,所引发的警报级别将会高得多。可以说,在大多数情况下,无人机被视为较战斗机而言威胁性更低。那么,为何无人机被视为威胁较小呢?这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
总体来看,无人机的危险性相对较低,因为即便是能携带武器载荷的无人机,其作战能力远远不及战斗机;而大部分无人机并未配备武器,主要用于监视和侦察任务。此外,由于缺乏直接的人类操控者的存在,无人机显得不像国家权力的象征工具。因为是无人驾驶的,派遣无人机执行侦察任务似乎风险较小,这样的任务既能高效完成,又不会危及人类生命或冒险使用昂贵的有人驾驶飞机。即便无人机被敌方击落,其经济损失相对轻微。
为什么无人机被视为威胁较小?近期是否出现过类似案例?确实存在这样的例子。例如,2019年,一架美国监控无人机在霍尔木兹海峡被伊朗用防空导弹击落。伊朗声称这是出于自卫,因为该无人机在其领空内飞行,而美国则坚称其是在国际水域上空飞行。当时双方的紧张关系已达到顶点,美国总统特朗普曾下令进行打击,但随后被取消。尽管美军在该地区维持了高度戒备状态,但没有采取公开的军事报复行动。同样地,2023年俄罗斯击落一架美国MQ-9“收割者”无人机时,也没有引发重大报复。
虽然这种较低的威胁感知有助于防止冲突升级至常规战争,但也可能间接鼓励冒险行为。通常情况下,各国都不愿派遣战斗机进入他国领空或靠近外国领土,但由于损失无人机的成本较低,各国更倾向于利用它们去执行这类任务。鉴于无人机遭遇的报复形式较为温和,各国可能会将其视为一种轻松实现本不愿采取行动的方式。
这对印度有何影响?印度需要设法应对这些入侵事件,尤其是在与邻国的关系处理上。以巴基斯坦为例,小型螺旋桨驱动的无人机经常被用来走私武器和毒品过境,而巴基斯坦政府对此不负责任。印度需要找到一种方式来应对这些入侵,而非像2019年那样用昂贵的导弹将其击落。要知道,印度在2019年通过苏-30发射的空对空导弹的成本远高于被击落的那架双用途无人机。当印度击落无人机时,巴基斯坦并未采取重大报复措施。同样,孟加拉国最近部署了土耳其制造的Bayraktar TB-2无人机在印孟边境进行监视。对于像Bayraktar TB-2这样与多数有人驾驶军机大小和续航能力相当的大型固定翼无人机,若其意外进入印度领空,在威胁程度较低的情况下,印度必须想出办法妥善解决,同时避免进一步升级局势。
随着无人机逐步融入军事行动,印度的军事战略也需要相应调整。阿迪亚·马达瓦南是塔克沙希拉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布时间:2025年3月20日08:30(印度标准时间)。阅读评论、复制链接、发送邮件、分享到脸书、推特、电报、领英、WhatsApp、Reddit,稍后阅读、移除、查看全部、打印相关内容。关联主题:文本与背景/《印度教徒报》解读/国防设备/国防/国家安全。
将文中所有英文单词翻译成中文后,重新整理语句使其更加流畅自然,并确保段落结构清晰美观。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