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在 Heron-1 坠毁直升机后暂停无人机飞行
快速阅读: 据《航空时间》最新报道,韩国陆军因无人机坠毁事故暂停所有无人机任务。该事故导致一架“赫尔姆”无人机和一架KAI KUH-1直升机损毁,损失超230亿韩元。此次事件影响韩国对朝侦察能力,军方正调整其他监控资源填补空白。此前,韩国空军还发生KF-16误炸事件。这些事故暴露出国防体系的安全隐患。
应地面作战指挥部的要求,韩国陆军于3月18日确认,由于一架“赫尔姆”侦察无人机坠毁事故,决定暂时停止所有无人机飞行任务。
这架由联合情报组(JIG)操控的IAI“赫尔姆”-1无人机,于2025年3月17日尝试在距离朝韩边境25公里(15英里)的杨州空军基地降落时坠毁,并撞击了停放在该基地的一架KAI KUH-1“Surion”运输直升机,引发火灾。最终,两架飞机均被完全摧毁。消防部门在30分钟内成功扑灭火势,未造成人员伤亡。初步统计显示,此次事故造成的财产损失超过230亿韩元(约合1700万美元),其中包括价值约30亿韩元(约合200万美元)的无人机和约200亿韩元(约合1300万美元)的直升机。此外,另一架直升机也受到了外部损伤,需进行维修。目前,一个专门的调查委员会已成立,旨在查明事故原因并采取措施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韩国的侦察能力也因此受到一定影响。“赫尔姆”-1无人机是一款具备长航时、中高空飞行能力的无人机,能够连续飞行超过24小时,航程可达250公里(155英里)。2016年,韩国陆军从西北前线引入了三架“赫尔姆”中高空侦察无人机,主要用于监视非军事区及第38度线周边区域、黄海西北部岛屿以及首尔附近的内陆地区。
据韩联社报道,由于疑似朝鲜的GPS干扰,2023年11月曾有一架无人机坠毁;另一架则因零部件维护问题被迫停飞。此次事故中,最后一架现役“赫尔姆”无人机的损失进一步削弱了韩国对朝鲜的侦察能力。为了填补飞行暂停后可能产生的侦察空白,军方正加强其他监控资产的使用,包括韩国空军(ROKAF)的“全球鹰”无人机、侦察卫星以及与美国联合的情报资产。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事件紧随韩国空军的一次严重事故之后。2025年3月6日,在与美国的联合军事演习中,两架ROKAF KF-16战斗机误将炸弹投向指定训练区域外,导致误炸事件。初步调查显示,误炸的原因在于飞行员未能在起飞前三次修正错误的目标坐标。
综合来看,这些接连发生的事件不仅暴露了韩国国防体系中的薄弱环节,也提醒人们需要加强对高科技军事设备的安全管理与维护,以确保国家安全。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