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 Nvidia 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黄仁勋
快速阅读: 据《商业内幕》最新报道,黄仁勋从洗碗工起步,创立英伟达并推动其成为人工智能芯片领军者,个人财富超千亿美元。他以高强度工作和独特领导风格著称,多次获殊荣,被誉为“世界最佳CEO”。
**黄仁勋的职业生涯回顾:从洗碗工到人工智能巨头**
如果提起人工智能(AI),你或许会立刻想到英伟达(NVIDIA)。这家芯片制造商的成功,让其创始人兼CEO黄仁勋的身价一路攀升。2024年,英伟达市值一度突破3万亿美元,短暂超越苹果,成为全球最有价值公司。而黄仁勋的个人财富也达到了1054亿美元。这位带领英伟达走向巅峰的人物,究竟有着怎样的职业生涯?
—
### **早年生活与教育**
黄仁勋1963年出生于台湾,在泰国和台湾度过了部分童年时光。后来,他的父母将他和哥哥送往美国华盛顿州塔科马市的叔叔家中寄养。尽管如此,黄仁勋的父母随后移民美国,全家人最终定居俄勒冈州。黄仁勋16岁高中毕业后,进入俄勒冈州立大学攻读电气工程学士学位,并在斯坦福大学取得了电气工程硕士学位。
早在15岁时,黄仁勋就已开始工作,最初在波特兰一家Denny’s餐厅做洗碗工、收拾餐桌,后来又当服务员。这些经历不仅磨炼了他的意志,也为他日后创业积累了经验。
在创立英伟达之前,黄仁勋曾先后效力于LSI Logic(1985-1993)和AMD(1984-1985)。
—
### **创业之路**
1993年,黄仁勋与柯蒂斯·普里姆(Curtis Priem)和克里斯·马拉科夫斯基(Chris Malachowsky)在加州北部的一家Denny’s餐厅创立了英伟达。这一年,他们仅凭三人之力开启了这段传奇旅程。
1999年,英伟达推出了首款图形处理单元(GPU)——GeForce 256,从此奠定了行业地位。如今,英伟达已成为生成式人工智能领域的核心玩家,为科技公司提供不可或缺的芯片,用于训练AI模型。
—
### **管理风格与个人魅力**
黄仁勋的管理风格独树一帜。他不常参与一对一会议,而是直接管理约60名高管团队。他喜欢公开反馈,每天还会发送大量电子邮件。无论是现职还是离职员工,都一致认为黄仁勋是一位亲力亲为、要求极高的老板。他对细节极为关注,同时鼓励员工敢于承认错误。
黄仁勋坦言自己是个“工作狂”,每天工作长达14小时,即使节假日也不例外。他肩膀上的英伟达标志纹身,正是在公司股价突破百美元时决定纹上的。此外,他那件黑色皮夹克也成为了标志性单品,几乎每次重要演讲或新品发布会都会出现。
相较之下,其他两位创始人则显得低调得多。普里姆在1993年至2003年间担任首席技术官(CTO),2006年清仓所有股份;马拉科夫斯基则长期担任高级技术主管。英伟达1999年上市后,普里姆将大部分股份捐赠给家族基金会,据《福布斯》估算,他最终保留了约3000万美元。
—
### **家庭与成就**
黄仁勋在俄勒冈州立大学读书期间结识了现任妻子洛丽。两人育有两名子女:女儿麦迪逊担任产品营销总监,儿子斯宾塞则是产品经理。值得一提的是,黄仁勋与AMD首席执行官李·苏是远房亲戚。目前,他居住在硅谷,因为英伟达总部位于加州圣克拉拉。
截至2024年3月,根据代理文件显示,黄仁勋持有英伟达约3.79%的股份,仍是公司最大的个人股东。自英伟达成立以来,他一直担任总裁、CEO以及董事会成员,关于接班人的讨论至今未见太多端倪。
近年来,黄仁勋屡获殊荣。2024年,他被选入美国国家工程院,并荣获半导体行业协会的最高荣誉——罗伯特·诺伊斯奖。《经济学人》称他为“世界最佳CEO”,《财富》授予他“年度商业人物”称号,《时代》也将他列入“年度全球最具影响力人物”名单。
—
### **结语**
从洗碗工到全球科技巨头的领航者,黄仁勋用行动书写了一段传奇。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浪潮中,英伟达凭借其尖端芯片成为行业的核心力量。而黄仁勋,则是这场变革中最耀眼的明星之一。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