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科技公司的下一个大竞争对手是睡眠
快速阅读: 据《商业内幕》最新报道,生成式AI降低内容创作门槛,数字内容消费时间逼近上限,睡眠或成科技公司新战场。尽管人们看似增加屏幕时间,实际消费有上限,未来内容竞争将更激烈。
生成式人工智能大幅降低了在线内容创作的门槛。可供消费的内容太多,但一天只有那么多小时。剩下的最大一块时间就是睡觉了。一天就这么点时间,但科技公司、视频流媒体平台、创作者和网红们却在不断生产越来越多的在线内容供我们消费。我在写这些话的时候,生成式人工智能正逐步消除内容创作的最后一道障碍。总有一天,无穷无尽的内容终将撞上时间的限制。睡眠已经成为我们一天中最后一个主要未受数字媒体侵扰的时间段。到目前为止还是这样。
伯恩斯坦的互联网分析师在近期一份致投资者的报告中提到:“虽然表面上大家似乎都在减少睡眠时间,把更多时间花在屏幕上,但实际上人们消费数字内容的时间是有上限的。”
我在写这些话的时候,生成式人工智能正逐步消除内容创作的最后一道障碍。总有一天,无穷无尽的内容终将撞上时间的限制。睡眠已经成为我们一天中最后一个主要未受数字媒体侵扰的时间段。到目前为止还是这样。
据商业内幕旗下的Emarketer统计,过去15年间,我们每天花在数字消费上的时间增加了大约6小时。
Emarketer预计,明年美国人将花费超过8小时在各类数字媒体上。该数据不涵盖18岁以下人群,实际数字可能更高。
建议的睡眠时间为每晚8小时。也就是说,加起来超过16小时,剩下8小时留给其他活动,比如吃饭、锻炼、亲密关系、上厕所以及与人面对面交流。
如果这种竞争压力持续加剧,睡眠或许会成为大型科技公司的下一个战场。
正如Netflix联合创始人里德·哈斯廷斯在2017年所言:“我们是在和睡眠抢时间。”
很难预测新的夜间数字媒体会是什么样,不过已经有睡眠追踪技术和一些声称可以通过冥想和舒缓音效帮助入睡的应用程序。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数据包含了多任务的情况。
例如,我可以一边观看刘易斯·汉密尔顿(法拉利的新F1车手)的在线视频,一边用Slack给Emarketer的同事发送消息讨论数字消费数据。如果我同时做这两件事花了一个小时,那就算作两小时。(我绝不会在工作时看这样的视频,这只是个假设的例子!)
然而,即使能用来消费更多数字媒体的空闲时间也在减少。随着内容量猛增,我们必须做出更多选择,这也意味着某些服务会被放弃得更频繁。
例如,伯恩斯坦的分析师指出,免费社交视频应用的互动度提升最终可能会削弱付费视频流媒体服务的用户规模。
“总有一天,蛋糕不再长大,分到的份额就会缩水,”伯恩斯坦的分析师写道。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