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 AI 开发需要本地专业知识
快速阅读: 据《SciDev.Net》称,法国数学家兼哲学家丹尼尔·安德勒建议中低收入国家培养AI专业知识,以防被技术压垮。他强调需发展本地AI系统构建能力,并呼吁科学家在研究和论文撰写中平衡技术使用,同时警告避免赋予AI过多自主权。他认为AI虽有益,但也需严格管控。
中低收入国家必须培养人工智能(AI)方面的专业知识,并向公众普及相关知识,以避免被这项技术所压垮。这是法国数学家兼哲学家丹尼尔·安德勒的建议,他目前是法兰西大学研究院的荣休教授与名誉成员。安德勒在线接受《科学与发展》网采访时指出,人工智能已在中低收入国家的科研领域引发变革,但这些国家也最易受到“不受控制的人工智能浪潮”的威胁。“为应对这一威胁,他们需要发展本地构建人工智能系统、使其正常运行、部署以及教育公众使用方面的专业能力,”他说。如果人工智能未经专业训练就投入使用,可能导致“重复或不可信的结果”,他警告说。
安德勒对人工智能在国际发展中作为整合科学家集体智慧的工具的作用持乐观态度。他认为它可以帮助“打击虚假信息……并推动建设性对话”。他说,这为科学家解决全球挑战提供了“巨大的推动力”。
然而,在今年一月于阿曼举行的国际科学理事会穆斯喀特全球知识对话会上,安德勒曾警告说,人工智能已经开始改变我们观察世界的方式,成为科学研究过程中的合作伙伴,同时也带来了科学家因依赖技术而丧失专业能力的风险。
丹尼尔·安德勒在穆斯喀特全球知识对话会上发言。版权:阿姆·拉吉赫/《科学与发展》网
“如果科学家依赖技术,然后技术失败了怎么办?”安德勒在接受《科学与发展》网在线采访时说道。“部分科学研究过程主要依赖批判性思维。”
因此,我们需要找到一种方法,确保技术应用融入这种思维方式。作为解决方案,安德勒提议采用整体方法来研究人工智能,让科学家既使用技术又不使用技术开展研究。“科学家在参与真实研究时可以提高自己的技能,”他说,并补充道,“研究人员在撰写论文初稿时应避免使用人工智能。”
“在最终完成论文时也应避免使用。在这两个阶段之间,人工智能可带来多重优势。”
“科学家在参与真实研究时可以提高自己的技能,”他说,并补充道,“研究人员在撰写论文初稿时应避免使用人工智能。”
他还警告不要赋予人工智能过多自主权,因为人工智能已经开始改变我们观察世界的方式。“在当今世界,我们的现实很大程度上由市场力量塑造。明天,我们的现实将越来越多地受人工智能影响,因为人工智能将在我们的思维过程中发挥作用。”
“人工智能不可避免地带来一套关于世界如何运作以及应该如何运作的假设。它们共同构成了源自人工智能系统制造文化的观念体系。”
安德勒解释说,我们已经看到企业、个人关系,甚至政治观念如何越来越遵循由社交网络和平台塑造的统一模式——排挤地方文化。“我们赋予人工智能越多自主权,它对我们理解我们生活的世界的方式、我们的价值观和偏好施加的压力就越大……这就是为什么个人和集体对人工智能保持严格管控如此重要。”
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让安德勒感到担忧,他说,如果被错误的人使用,它可能带来的危害大于好处。
安德勒认为,人工智能开发者遵循所谓“马斯洛锤子”法则——一种认知偏见,涉及过度依赖已知工具。“对他们来说,一切看起来都像钉子,必须用锤子敲打,这让他们显得目光短浅,”他说。
他补充说,人工智能的发展应规范其发展方向。“人们认为人工智能可能对人类构成生存威胁,但我并不这么认为,”他说。“然而,如果人工智能变得强大且被独裁者垄断,他们可能会强加给我们一个我们不喜欢的现实。”
“人们认为人工智能可能对人类构成生存威胁,但我并不这么认为,”他说。
人工智能会取代真正的科研人员吗?
安德勒也不这么认为。“人工智能比人类更好地利用数据。然而,科学研究不仅限于数据层面。”
这篇文章由《科学与发展》网全球编辑部制作。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