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利的 Klarna 申请潜在的重磅 IPO
快速阅读: 据《TechCrunch 技术紧缩》最新报道,瑞典金融科技公司Klarna提交美国IPO招股说明书,计划募资至少10亿美元,估值150亿美元。Klarna由CEO西米亚托夫斯基2005年创立,曾是“先买后付”领域的巨头,最高估值达450亿美元,后因市场变化降至65亿美元。Klarna通过开发AI系统实现盈利逆转,2024年净利2100万美元,员工数从5000人减至3500人,展现出强劲的市场适应力与创新实力。
瑞典金融科技公司 **klarna**(克拉纳)上星期五公开了其备受期待的美国首次公开募股(IPO)的F-1招股说明书,迈出了关键一步。我们正深入分析这份文件。据彭博社上周报道,克拉纳希望通过此次IPO至少筹集10亿美元资金,估值达到150亿美元。然而,目前公开的文件尚未披露计划发行的股票数量及价格区间,因此要到定价时才能确定此次IPO是否能够达成其融资目标。
通常情况下,从招股说明书公开到最终定价需要大约一个月的时间,有时甚至更久。不过,由于克拉纳多年来一直受到市场的高度关注,或许其承销商已经察觉到一些迹象,投资者可能会接受这个价位。其中一个原因可能是克拉纳的私人估值最近因某位投资者增持股份而反弹至146亿美元。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克拉纳实现了显著的盈利逆转。具体来说,克拉纳在2024年的收入达到28亿美元,高于2023年的约23亿美元。此外,该公司在2024年报告了2100万美元的净利润,与2023年的亏损-2.44亿美元相比,形成了巨大的转变。
由现任首席执行官塞巴斯蒂安·西米亚托夫斯基于2005年创立的克拉纳是提供“先买后付”服务的公司之一。自2015年在美国上线以来,克拉纳在2021年的估值曾一度超过450亿美元,但随着2021年风险投资估值泡沫破裂,这一数字骤降85%,降至65亿美元。近期,克拉纳因其开发内部AI系统成为市场焦点。该系统基于OpenAI的ChatGPT技术,并宣布终止与Salesforce CRM的合作,转而采用自家研发的系统。西米亚托夫斯基表示,其自主研发的ChatGPT驱动客户服务机器人已经取代了700名全职外包员工,每年节省约4000万美元的成本。他还进一步透露,由于AI的引入,克拉纳已停止积极招聘,员工总数从2023年的5000人减少到2024年底的约3500人。
克拉纳的故事展示了这家公司在应对市场挑战和技术创新方面的决心。无论未来的IPO能否如愿以偿,克拉纳无疑已经成为金融科技领域的重要参与者。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