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院再次裁定 AI 生成的图像有资格获得版权保护
快速阅读: 据《国家法律评论》最新报道,2025年3月7日,常熟市人民法院裁定AI生成图像可享有版权保护。林某诉长沙一房地产公司案中,法院认定林某图片具原创性受《著作权法》保护,但三维装置不构成侵权。法院判令侵权方道歉并赔偿一万元,双方均未上诉。此裁定与美国版权局不认可AI生成图像版权的决定相悖。
2025年3月7日,常熟市人民法院宣布,已裁定由人工智能(AI)生成的图像可以享有版权保护。这一裁定被认为是继北京互联网法院在2023年底对类似案件作出相似裁决后的第二起涉及AI生成图像的案例。在本案中,林某利用Midjourney软件生成了一幅城市水岸半心形图像,并用Photoshop进一步编辑了该图像。随后,一家未具名的长沙房地产公司在其微信公众号文章中使用了该图像,并在其一处开发项目中基于该图像建造了一个三维装置。
法院首先审查了涉案AI软件的用户协议,明确指出在Midjourney软件用户协议中,使用软件服务产生的图片资产和权利归属于用户。法院还登录创作平台并当庭展示了登录过程、用户信息以及修改提示等操作内容。法院认为,林某通过修改提示和使用图像处理软件对图片进行的修改,体现了其独特的选择与编排,由此生成的图像具有原创性,属于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
然而,两方被告未经版权所有者许可在网络上发布该图片,侵犯了版权。同时,法院认定,林某享有的版权仅限于图片本身,而制造三维装置只是基于该图像,房地产公司设计和建造相应装置并不构成对林某版权的侵权。
法院最终裁定:
1. 侵权方需连续三天在其小红书账号上向原告林某公开道歉;
2. 侵权方需赔偿原告林某经济损失及合理费用共计人民币一万元;
3. 驳回了原告林某的其他诉讼请求。
一审判决后,原被告双方均未上诉,判决已生效。这与美国版权局在《Dawn of Zarya》(注册号#VAu001480196)中的决定相反,后者不认可AI生成图像享有版权。原文公告可查阅此处链接。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