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对 DeepSeek 采取了果断行动。其他国家必须停止犹豫
快速阅读: 据《战略家》最新报道,韩国暂停中国AI模型“深度求索”的新下载服务,这一决定值得其他国家借鉴。中国科技公司常滥用数据进行监控并追求地缘政治利益,对数据主权的威胁不容忽视。全球应提高警惕,加强监管,避免被动局面。
韩国已暂停“深度求索”(DeepSeek)的新下载服务,这样的决定无疑是明智之举。中国的科技公司在国家干预的阴影下运作,其行为往往涉及滥用数据进行监控,并试图追求地缘政治优势。任何重视本国数据主权的国家都应对此保持高度警觉,并借鉴韩国的应对方式。
任何人工智能工具都会收集海量数据,但“深度求索”却收集了远远超出其简单聊天功能所需的大规模个人数据。该公司被曝光存在过度收集个人数据的问题,且未清晰披露数据的具体用途,这充分暴露了中国在数据收集、使用及存储上的不透明性。韩国国家情报院指出,“深度求索”不仅记录用户的键盘敲击和聊天内容,还将所有这些数据存储在中国控制的服务器上。一旦数据落入中国司法管辖范围,就可能成为北京情报部门的目标。这不是空穴来风,而是现实的法律约束。中国企业必须按照政府的要求提供数据。“深度求索”与华为类似,因相同原因被多个国家禁止运营5G网络。TikTok也因其与中国政府的关系受到严格审查。中国多年来一直在强化网络间谍技术,“深度求索”似乎成为了其最新的利器,加入了越来越多引发国际担忧的中国科技产品行列。
中国的行为体展现出一种数字入侵的模式。最近发生的事件包括针对美国数字基础设施和电信网络的“Volt Typhoon”和“Salt Typhoon”行动。这些攻击影响了超过百万人的数据,其中包括政府官员。在欧洲,德国联邦测绘局成为了由中国支持的黑客攻击的目标。中国正利用人工智能工具进行影响力操作、数据收集以及地缘政治博弈。人工智能是一种多功能工具,信息流动可以通过它来控制。风险远不止于间谍活动,还包括经济胁迫和知识产权盗窃。例如,依赖人工智能驱动工具的跨国企业可能会无意中向外国对手透露敏感的商业策略。政府机构也可能无意间向北京可访问的人工智能系统输入被归类为机密的信息点。后果将是深远且令人不安的。
如果韩国选择视而不见呢?数百万韩国公民将面临来自中国的胁迫,并在无害人工智能的幌子下暴露于数据采集之下。在数据塑造权力的时代,将控制权拱手让给外国实体是极其危险的。一些国家已经开始意识到这些威胁。印度和澳大利亚正在加强对外国人工智能应用的审查力度,澳大利亚和台湾已经禁止政府设备使用“深度求索”。欧盟正在收紧法规,要求数据使用透明且可问责。另一方面,美国仍在犹豫不决。尽管唐纳德·特朗普总统关注的是推动硅谷提升竞争力,而非考量该技术的国家安全影响,但美国的立法者已经开始提出限制与外国对手相关的人工智能工具的提案。例如,由于与中国政府存在关联,“深度求索”已被禁止用于德克萨斯州官员及美国海军人员。然而,监管行动进展缓慢,陷入了政治分歧和游说压力的交织之中。与此同时,安全机构警告称,无所作为可能导致关键基础设施和政府机构容易受到人工智能驱动间谍活动的攻击。缺乏果断的政策,美国不仅将成为数据操控和情报搜集的主要目标,还可能成为软目标。它必须采取行动,以防再次发生重大数据泄露,而不是被迫应对时才行动。等待绝不是选项。
中国发展人工智能的决心没有减弱,全球的警惕性绝不能放松。争夺数字主权的竞争已经拉开帷幕,犹豫不决的政府将在经济与安全方面处于劣势。现在行动,否则未来将付出沉重的代价。人工智能已经成为全球竞争的新领域,数据是终极武器。那些不守护它的国家将自食其果。韩国作出了正确的选择——下一个是谁?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