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类使用 AI 获得专利时,谁在发明?
快速阅读: 据《The Conversation (英文)》称,生成式AI在各行业引发震动,其在科研中的应用虽提升效率,却也引发对人类创造力被取代的担忧。美国专利法规定发明人须为自然人,AI被视为辅助工具而非主体。未来政策如何平衡AI与个人独创性,将影响美国创新走向。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到来在技术到创意的各个行业中引发了巨大震动。能够生成可行计算机代码、撰写新闻报道并创建专业外观图形的人工智能系统引发了无数关于是否会取代工作的讨论,涉及科技、新闻和设计等诸多领域。这些新的工作方式和制造事物的方式又提出了另一个问题:在人工智能时代,成为发明家意味着什么?
对于开发数字工具或程序的技术人员来说,在设计和开发过程中越来越多地使用AI已成为常态。但随着深度学习模型的技术能力不断增强,即使是高度熟练的研究人员也开始表达对被取代的担忧。最新数据显示,AI是否能增强人类创造力仍存争议,但数据显示该技术可以在通常发挥重要作用的创造性研究和开发中提升效率。
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博士生艾丹·托纳-罗杰斯的一项近期研究表明,使用AI工具的科学家专利申请数量增加了39%,并且比不使用此类工具时多创造了17%的原型。虽然这项研究显示AI似乎帮助人类提高了生产力,但也显示出一个缺点:82%的受访研究人员表示自从引入AI后对自己的工作满意度有所下降。“我忍不住觉得我的许多教育现在变得毫无价值了,”一名研究人员说。这种新兴动态引发了一个相关的问题:如果科学家使用AI来构建新事物,输出是否仍然可以被视为发明?
作为一名研究技术和知识产权法的法律学者,我认为AI日益增长的力量正在改变法律格局。自然人
2020年,美国专利商标局拒绝将据称设计了一种食品容器和闪烁紧急信标的人工智能系统DABUS列为专利申请中的发明人。随后的法院裁决明确指出,根据现行美国法律,只有人类才能被列为发明人,但留下了科学家在AI帮助下开发的发明是否可以获得专利保护的问题。
发明人身份和发明的法律保护在美国有着深厚的根源。宪法明确规定保护作者和发明人的“专有权利”,以鼓励原创思想。美国第一个专利于1790年授予,并由乔治·华盛顿签署。美国专利商标局
美国法律目前将发明人定义为自然人,他们构思出一种完整且可操作的发明,无需大量研究或实验即可使用。发明人必须做的不仅仅是遵循常规指示——他们在创造新事物时必须做出智力贡献。这种贡献可以是一个激发发明的关键想法,或者是一个将概念转化为实际产品的关键见解。如果一个人的投入是常规的或只是解释已知内容,则他们不是发明人。
AI的作用
AI在多大程度上可以或应该成为发明过程的一部分?2022年ChatGPT等AI应用的发布向公众介绍了大型语言模型,并引发了关于AI是否以及如何应用于发明过程的新一轮辩论。同年,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审理了一起案件,测试AI是否可以在专利申请中列为发明人。法院得出结论认为,在美国法律下,发明人必须是人类。这一裁决重申了国会希望鼓励人类而不是机器进行发明的理念。这一理念仍是当前专利政策的核心。
鉴于法院的决定,2024年美国专利商标局更新了指导方针,澄清了AI在发明过程中的作用。指导方针重申发明人必须是人类。然而,专利商标局解释说,政策并未禁止发明人利用AI工具辅助研究和开发。这种方法承认了AI技术的快速发展使研究人员能够取得令人兴奋的突破。政策制定者显然意识到,如果美国要继续在全球创新中保持领先地位,那么车库里的单一发明家依靠纯粹智力工作的神话必须演变为考虑到AI工具的价值,这些工具已被证明可以提高人类生产力。
尽管如此,由于只有人类才能在专利上列为发明人,当前政策并未明确界定谁或什么应被视为主要贡献者。尽管有一个日益增长的趋势,即研究人员被期望披露是否使用了AI工具,例如在学术论文中,但美国专利系统未作此要求。无论AI在研发过程中扮演何种角色,只要人类对发明做出了重大贡献,美国专利仅列明人类发明人的姓名。因此,当前政策并不关心如何认可AI的贡献。AI被视为一种像显微镜或本生灯般的工具。
AI时代的个人独创性
鉴于这一不断变化的法律环境,我认为美国的创新政策正处于十字路口。专利商标局重申人类发明权并同时拥抱AI作为创新工具的指导方针仅有一年历史。尚不清楚特朗普政府即将出台的“增强美国全球AI主导地位”的行动计划将如何影响这一指导方针。
一些观察人士预计,借助AI工具的帮助,科学发现的速度将会大幅增加。但如果大多数同样高产的研究人员对自己的工作满意度降低,发明行为是否能如创始者所愿得到鼓励?当前美国政策试图平衡并认可个人独创性的概念,这是基于这样一个原则,即在美国获得专利的发明必须有人类引领。然而,指导方针也隐含地承认AI可以在现代研究和开发中提供帮助。
政策制定者能否以及如何维持这种平衡——以及行业和科学界的领导者如何回应——将有助于书写美国创新的下一幕。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