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个通用具身 AI 平台在京启动
快速阅读: 据《人民日报》称,全球首个通用具身AI平台“汇思开物”在北京发布,支持多种形态和场景,推动机器人、自动驾驶等领域发展。平台展示工业分拣等四种场景操作,支持语音交互和APP连接,降低技术门槛,助力工业自动化。
首页 >> 首页
全球首个通用具身人工智能平台在北京发布
(新华社)
2025年3月14日 08:16
2月24日,一名参观者在北京世界机器人博览会上的“天宫”人形机器人前参观。(新华社/鞠焕宗摄)
北京,3月13日电——全球首个支持多种形态和场景的通用具身人工智能(AI)平台于周三在北京发布。这一平台预计将加速智能技术融入现实世界,推动机器人、自动驾驶及人机交互领域的发展。
该平台名为“汇思开物”,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信部)、北京市政府以及机器人行业的企业和研究机构共同成立的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研发。
北京,3月13日电——全球首个支持多种形态和场景的通用具身人工智能(AI)平台于周三在北京发布。这一平台预计将加速智能技术融入现实世界,推动机器人、自动驾驶及人机交互领域的发展。
具身AI将人工智能集成到机器人等物理实体中,使其能够像人类一样感知、学习并动态地与环境互动。通过计算和逻辑推理,它可以持续学习、适应并完成任务,通过感知、行动和环境反馈来提高自主性和实际应用能力。
北京,3月13日电——全球首个支持多种形态和场景的通用具身人工智能(AI)平台于周三在北京发布。这一平台预计将加速智能技术融入现实世界,推动机器人、自动驾驶及人机交互领域的发展。
除了人形机器人外,其他具备交互功能的硬件,如自动驾驶车辆和可穿戴设备,也可以作为具身AI的载体。此外,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首席技术官唐健指出,对于人形机器人而言,“大脑”部分至关重要,这部分负责自然交互、空间感知、意图理解、分层规划和错误反思。同样重要的是“小脑”,它能够实现全身控制、双臂协作、稳定行走及移动导航等功能,并负责抓取、技能分解和错误处理等任务。机器人可以先由“大脑”规划任务,然后命令“小脑”执行具体动作,并将执行反馈传递回“大脑”,形成一个任务循环,在复杂环境中完成自主决策和运动执行。
同样重要的是“小脑”,它能够实现全身控制、双臂协作、稳定行走及移动导航等功能,并负责抓取、技能分解和错误处理等任务。该中心主任熊友军表示,具身AI仍处于起步阶段。行业需要一个兼容不同形态和场景的通用智能平台,能够执行通用任务。在周三的发布会上,该平台展示了四种场景下的真实机器操作:工业分拣、积木搭建、桌面清洁和物流包装。用户可以通过语音交互和通过APP直接连接等多种方式轻松与机器人互动。例如,在工业分拣场景下,操作人员通过汇思开物APP直接连接,机械臂准确解读语音指令并通过双手协作完成分拣操作。
在周三的发布会上,该平台展示了四种场景下的真实机器操作:工业分拣、积木搭建、桌面清洁和物流包装。用户可以通过语音交互和通过APP直接连接等多种方式轻松与机器人互动。
此外,唐健补充道,“APP+机器人”模式将推理、规划和技能调用等复杂的技能力量封装成简单的程序,降低了用户的技术门槛。同时,该平台支持快速添加定制模型和技能,能够灵活应对不同场景需求,为工业自动化提供便捷、高效和智能化的解决方案。
他补充说,该平台可以从任务理解到执行实现全过程智能化,能够在多个场景中处理复杂任务,并兼容各种类型的机器人身体,包括机械臂、轮式机器人和人形机器人。
此外,唐健补充道,“APP+机器人”模式将推理、规划和技能调用等复杂的技能力量封装成简单的程序,降低了用户的技术门槛。同时,该平台支持快速添加定制模型和技能,能够灵活应对不同场景需求,为工业自动化提供便捷、高效和智能化的解决方案。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特别强调了具身AI的发展。根据工信部早前发布的计划,中国计划到2025年建立初步的人形机器人创新体系,到2027年建立安全可靠的工业和供应链体系,届时相关产品将深度融合到实体经济中。
(网络编辑:张凯伟;钟文星)
(以上内容均由Ai生成)